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

螺旋型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改进和性能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压电材料的发展历史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压电复合材料的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压电复合材料的分类及成型方法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压电复合材料的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压电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1.4 PZT/聚合物基复合压电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5-16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出发点及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 压电复合材料的理论建模及ANSYS软件仿真第17-27页
    2.1 压电复合材料的理论模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串联-并联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立方模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静态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动态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有限元法第20页
    2.2 螺旋型压电材料有限元分析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3D模型的建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单元与网格划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数值的输入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参数设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螺旋形压电陶瓷的模拟分析第24-27页
第三章 螺旋状压电复合压电样品的实验第27-35页
    3.1 设计实验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实验原料第28页
    3.3. 实验流程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压电陶瓷粉体的制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陶瓷基体轧膜成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螺旋状陶瓷卷成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陶瓷基体成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脱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烧结第32页
    3.4 螺旋状压电复合样品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陶瓷基体的清洗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表面处理过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陶瓷基体与环氧树脂的复合过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涂覆电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极化第33页
    3.5 压电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物相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密度的测量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性能检验第33-35页
第四章 螺旋形压电陶瓷材料性能分析第35-49页
    4.1 烧结工艺对陶瓷相的影响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烧结方式对陶瓷相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复合材料性能第37-38页
    4.2 陶瓷相所占比例的影响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陶瓷相所占比例对压电性能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陶瓷相所占比例对介电性能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陶瓷相所占比例对机电性能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陶瓷相所占比例对水声性能所产生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4.3 极化场强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极化场强对压电性能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极化场强对介电性能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极化场强对水声性能的影响第46-49页
第五章 总结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震作用下海底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及可靠性评价
下一篇:甲基丙烯酸甲酯粗单体精馏工艺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