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对象及目的 | 第9-10页 |
1.3 相关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2页 |
1.4 研究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宅门和风水堪舆 | 第13-31页 |
2.1 相地及相宅的风水堪舆理论 | 第13-16页 |
2.2 住宅的形制与平面类型 | 第16-21页 |
2.2.1 江南地区典型住宅平面 | 第20-21页 |
2.2.1.1 浙江建德诸葛村,三合式住宅 | 第20页 |
2.2.1.2 江苏苏州江南水乡典型平面,前店后宅式建筑 | 第20-21页 |
2.2.1.3 浙江温州永嘉县楠溪江流域,院落式建筑 | 第21页 |
2.3 门 | 第21-24页 |
2.4 风水堪舆与宅门 | 第24-31页 |
2.4.1 理气法对于确定住宅坐向及门朝向的主要使用方法 | 第27-31页 |
2.4.1.1 三元八宅法 | 第27-28页 |
2.4.1.2 大游年法 | 第28-29页 |
2.4.1.3 二十四山法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新叶村民居风水及宅门研究 | 第31-75页 |
3.1 地理环境和经济 | 第31-33页 |
3.2 气候、水文、自然资源 | 第33-34页 |
3.3 选址与风水形势派研究 | 第34-40页 |
3.3.1 选址 | 第34-35页 |
3.3.2 形势法论证山势和地形 | 第35-39页 |
3.3.3 水网 | 第39-40页 |
3.4 规划与风水理气派研究 | 第40-54页 |
3.4.1 村门与水口 | 第41-44页 |
3.4.2 文昌阁、砖云塔 | 第44页 |
3.4.3 土地祠 | 第44-45页 |
3.4.4 外围桥梁 | 第45-46页 |
3.4.5 中心祠堂的门向及理气派研究 | 第46-49页 |
3.4.5.1 西山祠堂(祖祠堂) | 第46-47页 |
3.4.5.2 有序堂(外宅派中心祠堂) | 第47-49页 |
3.4.6 村庄的内部规划及布局 | 第49-54页 |
3.4.6.1 街巷网 | 第50-51页 |
3.4.6.2 水塘的分布 | 第51-54页 |
3.5 宅门 | 第54-75页 |
3.5.1 新叶村乡土民居 | 第54-56页 |
3.5.2 新叶村住宅形制的演化及风水流派的形成 | 第56-58页 |
3.5.3 住宅各部位和宅门的关联 | 第58-62页 |
3.5.3.1 堂屋 | 第59页 |
3.5.3.2 卧室 | 第59页 |
3.5.3.3 天井 | 第59页 |
3.5.3.4 厨房 | 第59页 |
3.5.3.5 书房 | 第59-60页 |
3.5.3.6 院门、宅门 | 第60-61页 |
3.5.3.7 樘门 | 第61页 |
3.5.3.8 宅门福镇法 | 第61-62页 |
3.5.4 宅门立面 | 第62-69页 |
3.5.4.1 部分住宅宅门装饰类型 | 第63-65页 |
3.5.4.2 部分石库门双扇及普通宅门双扇高宽统计 | 第65页 |
3.5.4.3 鲁班尺及营造尺“压白”对于宅门的测量 | 第65-68页 |
3.5.4.4 街道的墙体立面 | 第68-69页 |
3.5.5 宗祠与住宅团块,宅门的相关性 | 第69-75页 |
第4章 宅门汇总及案列研究 | 第75-101页 |
4.1 宅门的科学统计与风水学统计方法 | 第75-80页 |
4.1.1 住宅的坐朝方向统计 | 第75-77页 |
4.1.2 住宅宅门的理气派操作方法统计 | 第77-79页 |
4.1.3 祠堂房派建筑的宅门朝向统计 | 第79-80页 |
4.2 地理位置,高程与住宅的坐向关系 | 第80-84页 |
4.2.1 村庄核心区域内 | 第82页 |
4.2.2 村庄双溪外房派 | 第82页 |
4.2.3 水田处 | 第82-83页 |
4.2.4 山冈处 | 第83-84页 |
4.3 房派团块建筑及宅门理气法分析案例 | 第84-89页 |
4.3.1 钟墅堂及周边房派 | 第84-86页 |
4.3.2 崇智堂房派团块 | 第86-87页 |
4.3.3 局部住宅的各功能用房及宅门的理气分析:双美堂 | 第87-89页 |
4.4. 村庄风向、湿度、降雨量、日照与住宅关系 | 第89-93页 |
4.4.1 村庄地形的风向及湿度 | 第89-91页 |
4.4.2 日照分析编选 | 第91-93页 |
4.5 局部的街道路网与宅门关系 | 第93-97页 |
4.5.1 南北向的街道和小风向与宅门的朝向关系 | 第95-96页 |
4.5.2 东西向的街道和小风向于宅门的朝向关系 | 第96-97页 |
4.6 宅门与住宅形制关系 | 第97-101页 |
4.6.1 三合屋(院子)——厢房处开门 | 第97-98页 |
4.6.2 金鼓架对于开宅门的关系 | 第98-99页 |
4.6.3 四合屋(院)——大门及院门 | 第99-101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5页 |
附录A:新叶村采访记录 | 第105-107页 |
附录B:风水用词名词解释 | 第107-109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09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