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相关理论研究与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企业并购一般性解释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1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框架 | 第13-14页 |
1.3.2 本文研究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1 基本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4.2 主要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并购过程分析 | 第15-21页 |
2.1 并购基本情况介绍 | 第15-17页 |
2.1.1 L公司简介 | 第15页 |
2.1.2 J公司简介 | 第15-17页 |
2.1.3 L公司战略 | 第17页 |
2.2 快速达成并购交易的动因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2.1 避开激烈的竞争压力 | 第17-18页 |
2.2.2 优势互补,实现协同效应 | 第18-19页 |
2.2.3 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| 第19页 |
2.2.4 符合L公司发展战略 | 第19-20页 |
2.3 并购的实施启动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并购融合的过程与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9页 |
3.1 并购融合方案 | 第21-23页 |
3.1.1 企业文化整合 | 第21页 |
3.1.2 管理团队整合 | 第21-22页 |
3.1.3 业务整合 | 第22页 |
3.1.4 营销资源整合 | 第22-23页 |
3.1.5 财务管理整合 | 第23页 |
3.2 并购融合过程 | 第23-24页 |
3.3 并购融合的结果 | 第24-29页 |
3.3.1 业绩仍然下滑 | 第24-25页 |
3.3.2 人员的大量流失 | 第25-26页 |
3.3.3 J公司管理层出现空窗期 | 第26页 |
3.3.4 营销资源的整合效率低下 | 第26-27页 |
3.3.5 文化整合方面进展缓慢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融合艰难原因分析 | 第29-39页 |
4.1 转型之痛 | 第29-32页 |
4.1.1 并购方的优越感和被并购企业的自卑感的冲突 | 第29-30页 |
4.1.2 业绩承诺阻碍融合发展 | 第30-31页 |
4.1.3 转型销售,路途漫漫 | 第31-32页 |
4.2 组织融合未能有效展开 | 第32-34页 |
4.2.1 没有形成强有力的、统一运作的组织架构 | 第32-33页 |
4.2.2 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 | 第33页 |
4.2.3 没有设立并购整合机构 | 第33页 |
4.2.4 权属关系的不同而障碍重重 | 第33-34页 |
4.3 流程整合进展缓慢 | 第34-35页 |
4.4 销售市场未能有效融合 | 第35页 |
4.5 战略融合缺乏深度 | 第35-36页 |
4.6 缺乏并购重组的风险管理 | 第36-39页 |
4.6.1 对经营模式的差异认识不足 | 第36-37页 |
4.6.2 缺乏应对融合困难的预案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案例启示 | 第39-44页 |
5.1 企业并购中的关键点 | 第39-40页 |
5.2 企业并购中的关键流程及成功要素 | 第40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