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--键盘、簧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钢琴论文

门德尔松《六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》OP.35音乐风格与教学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8页
引言第8-9页
第一章 门德尔松的音乐成长与环境影响第9-12页
 一.门德尔松的音乐生平第9-10页
 二.影响门德尔松艺术观形成的环境因素第10-12页
  1 .社会因素第10页
  2 .音乐环境第10页
  3. 老师的影响第10-12页
第二章 前奏曲与赋格的源流和发展第12-18页
 一.前奏曲、赋格的起源与流变第12-13页
 二.“前奏曲与赋格”套曲的形成与发展第13-15页
 三.门德尔松的“前奏曲与赋格”第15-18页
  1. 音乐美学风格第15-16页
  2. 音乐结构特征第16-18页
第三章 《六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》OP.35 音乐风格探析第18-30页
 一.创作背景第18-19页
 二.音乐风格特征——古典与浪漫风格的二重性第19-30页
  1. 体现古典特征的音乐性格第19-26页
   (1) 巴洛克时期的风格特征第19-20页
   (2) 巴赫对门德尔松的影响第20-24页
   (3) 贝多芬对门德尔松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(4) 克莱门第对门德尔松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2. 体现浪漫风格的音乐特点第26-30页
   (1) “无词歌”风格的流露第26页
   (2) 浪漫时期的创作特征第26-28页
   (3) 丰富的力度变化第28-29页
   (4) 多样的速度变化第29-30页
第四章 教学分析—《前奏曲与赋格》OP.35-1第30-37页
 一. 曲式结构分析及图示第30-31页
 二. 作品分析与教学提示第31-37页
  1. 作品分析第31-34页
  2. 教学提示第34-37页
结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1页
致谢第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民族风格手风琴室内乐发展方向探析
下一篇:孜孜不倦数十载 桃李满园芬芳开--周玲教授声乐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