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湖泊、水库论文

滇池典型优势水华蓝藻的磷矿化释放机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磷在水体富营养化中作用第8-9页
    1.2 沉积物磷释放对湖泊富营养化的作用第9-10页
    1.3 水华蓝藻磷代谢的影响因素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铜绿微囊藻的群聚现象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滇池优势蓝藻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3-15页
第二章 蓝藻各生长时期的藻体磷存在形态分析第15-31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2.2 实验结果第18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四种水华蓝藻的生长曲线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铜绿微囊藻不同磷形态含量的变化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华束丝藻不同磷形态含量的变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水华鱼腥藻不同磷形态含量的变化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群体微囊藻不同磷形态含量的变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四种水华蓝藻不同生长时期各种磷形态所占比例第25-28页
    2.3 结果讨论第28-31页
第三章 典型水华蓝藻消亡磷释放的影响因素第31-48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设计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数据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实验结果第3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控制因素对典型水华蓝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控制因素对典型水华蓝藻细胞内总磷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控制因素对典型水华蓝藻培养液中总磷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不同控制因素对典型水华蓝藻细胞内正磷酸盐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不同控制因素对典型水华蓝藻细胞内聚磷酸盐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不同控制因素对典型水华蓝藻磷释放速率的影响第41-45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控制因素对典型水华蓝藻磷释放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磷释放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第46-48页
第四章 水华蓝藻磷释放与氧化还原电位和胞外多糖的关系第48-64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材料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方法第48-50页
    4.2 结果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控制因素下铜绿微囊藻胞外多糖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控制因素下水华束丝藻胞外多糖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不同控制因素下水华鱼腥藻胞外多糖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不同控制因素下群体微囊藻胞外多糖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磷释放速率与胞外多糖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第61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61-64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4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64页
    5.3 研究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7页
在学期间参与项目与论文撰写情况第77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气溶胶垂直廓线和地面水平能见度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
下一篇:基于WSN的污水监测系统拓扑控制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