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麓书院乐教活动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一、岳麓书院简介 | 第8-9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 | 第9-14页 |
| 三、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现实意义 | 第14页 |
| 四、概念界定——乐教 | 第14-15页 |
| 五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第一章 岳麓书院乐学教育 | 第16-22页 |
| 第一节 乐经 | 第16-18页 |
| 一、以乐修德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以乐昭德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节 乐律 | 第18-22页 |
| 一、王文清 | 第18-19页 |
| 二、季本 | 第19-20页 |
| 三、王子元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歌游——藏息相辅教育 | 第22-26页 |
| 第一节 歌诗教约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节 歌诗优游活动 | 第23-26页 |
| 一、歌诗活动 | 第23-24页 |
| 二、弦歌活动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岳麓书院礼乐教育 | 第26-33页 |
| 第一节 清代湖南丁祭仪式简介 | 第26-28页 |
| 第二节 岳麓书院丁祭礼仪 | 第28-30页 |
| 第三节“以乐固礼”教育 | 第30-33页 |
| 一、“以乐固礼”之教 | 第30-31页 |
| 二、“乐仪”之教 | 第31-33页 |
| 第四章 岳麓书院乐教与传统乐教 | 第33-38页 |
| 第一节 传统乐教的核心 | 第33-34页 |
| 一、官学化 | 第33-34页 |
| 二、儒学性 | 第34页 |
| 第二节 岳麓书院乐教特征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一、尊儒 | 第35-36页 |
| 二、礼乐治国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节 岳麓书院乐教传承演变性 | 第37-38页 |
| 结语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| 附录一 | 第42-43页 |
| 附录二 | 第43-46页 |
| 附录三 | 第46-47页 |
| 后记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