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全寿命费用评估及地震直接损失模糊综合评价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1页 |
1.2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建筑全寿命费用及建筑地震直接损失评估 | 第12-15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建筑全寿命费用评估 | 第16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建筑全寿命周期总费用的组成 | 第16-17页 |
2.3 建筑初始造价评估 | 第17-21页 |
2.3.1 针对某一类建筑结构的初始造价评估 | 第18-20页 |
2.3.2 针对某一特定建筑结构的初始造价评估 | 第20-21页 |
2.4 建筑检查维修及拆除费用评估 | 第21-23页 |
2.4.1 建筑检查维修费用评估 | 第21-22页 |
2.4.2 贴现率 | 第22-23页 |
2.5 建筑失效损失费用评估 | 第23-32页 |
2.5.1 结构性态的失效模式 | 第23-24页 |
2.5.2 结构破坏准则 | 第24-25页 |
2.5.3 结构失效概率的计算 | 第25-27页 |
2.5.4 建筑失效损失的评估 | 第27-3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综合评价法 | 第33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33页 |
3.2 模糊合集及隶属度函数 | 第33-34页 |
3.3 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及其研究应用 | 第34-35页 |
3.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| 第35-36页 |
3.5 隶属度函数确定方法 | 第36-39页 |
3.6 权重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建筑地震直接损失评估 | 第43-53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.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标准的建立 | 第43-47页 |
4.2.1 评价因子的选择原则 | 第43-44页 |
4.2.2 地震直接损失评估的评价因子确定 | 第44-45页 |
4.2.3 评价标准的确定 | 第45-47页 |
4.3 隶属度的确定 | 第47-49页 |
4.4 权重的确定 | 第49-50页 |
4.5 综合指标的处理 | 第50页 |
4.6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| 第50-52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算例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1 工程概况 | 第53-54页 |
5.2 算例计算 | 第54-5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主要结论 | 第57页 |
研究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