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天(宇宙航行)论文--航天仪表、航天器设备、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--制导与控制论文--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

再入飞行器动力学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2-1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3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2 再入飞行器发展概况第18-21页
    1.3 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再入飞行器飞行动力学发展概况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变质心控制技术发展概况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飞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分岔分析方法发展概况第28-30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-31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创新第31-33页
第二章 变质心飞行器运动模型建立及简化第33-51页
    2.1 单滑块变质心再入飞行器系统描述第33-35页
    2.2 变质心再入飞行器运动方程组第3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坐标系定义及转换关系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再入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第38-46页
    2.3 变质心再入飞行器简化姿态动力学模型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经典欧拉角的定义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经典欧拉角的角运动方程第47-4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三章 非线性运动特性分析第51-89页
    3.1 再入飞行器姿态运动的对称性第51-53页
    3.2 平衡点的求解第53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数值求解算法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近似解析算法第60-69页
    3.3 平衡点的稳定性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再入飞行器稳定性求解第71-75页
    3.4 吸引域第75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吸引域的定义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吸引域的求解第76-8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第四章 姿态动力学分岔特性分析第89-109页
    4.1 分岔现象第89-91页
    4.2 分岔类型的判定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静态分岔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Hopf分岔第92-93页
    4.3 再入飞行器动力学中的分岔现象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极限点分岔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Hopf分岔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再入飞行器动力学中的分岔点第95-96页
    4.4 分岔图随系统参数的变化第96-10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8-109页
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及闭环分岔特性分析第109-141页
    5.1 滚转自动驾驶仪设计第10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滚转运动线性化模型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滚转自动驾驶仪结构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滚转自动驾驶仪参数设计方法第112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有控刚体弹道仿真第117-120页
    5.2 系统闭环分岔特性分析第120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闭环动力学建模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闭环系统的分岔特性第121-125页
    5.3 轨迹线性化控制器设计第125-1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轨迹线性化控制的理论基础第126-1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变质心再入飞行器滚转通道轨迹线性化控制器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有控刚体弹道仿真结果第137-13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39-141页
总结与展望第141-143页
参考文献第143-15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53-155页
致谢第155-157页
作者简介第157页

论文共1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有限时间和滑模理论的导引律及多导弹协同制导研究
下一篇:工程场地活断层避让距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