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--植物基因工程论文

烟草MAPK基因的功能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6页
英文摘要第6-8页
缩略词第13-15页
1 绪论第15-31页
    1.1 植物的天然免疫系统概述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微生物或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防御反应(MTI/PTI)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效应因子触发的防御反应(ETI)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系统获得抗性(SAR)第18-19页
    1.2 植物的MAPK级联反应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植物MAPKKK基因家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植物MAPKK基因家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植物MAPK基因家族第19-20页
    1.3 MAPK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APK级联反应受到植物PTI和ETI系统的调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MAPK参与病原诱导的乙烯信号通路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MAPK级联反应与水杨酸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MAPK参与茉莉酸(JA)的生物合成与信号通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MAPK级联反应调节植物抗毒素的生物合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MAPK调节植物的超敏反应(HR)导致细胞死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7 MAPK与活性氧的产生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8 PAMP相关的MAPK级联反应参与调节气孔免疫第25-26页
    1.4 MAPK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MAPK级联反应调节气孔发育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MAPK级联反应与植物的生殖发育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MAPK级联反应参与叶片衰老和花器官的脱落第28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8-29页
    1.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路线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技术路线第30-31页
2 烟草MAPK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进化分析第31-47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数据的获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材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试剂及配方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仪器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分析软件第33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植物材料的培养、处理及取样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MAPK基因家族的克隆和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MAPK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命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荧光定量PCR第38-39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烟草MAPK基因的鉴定和命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烟草MAPK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烟草MAPK基因的多序列比对和结构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烟草MAPK基因应答应答多种外源信号的表达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2.4 结论与讨论第44-47页
3 MAPK基因家族在茄科植物中的进化第47-55页
    3.1 实验数据与软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数据来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分析软件第47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MAPK基因家族的鉴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因结构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分子进化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茄科植物MAPK基因家族的鉴定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茄科植物MAPK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茄科植物MAPK基因的结构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MAPK基因在茄科植物中的分子进化第51-52页
    3.4 结论与讨论第52-55页
4 烟草NTMAPK2 的功能研究第55-73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生物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试剂及配方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主要仪器第56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植物材料的培养及取样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植物总RNA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NtMPK2-OX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烟草叶盘法转基因操作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烟草接种Pst DC3000 的病理分析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烟草NtMPK2 基因的序列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烟草NtMPK2 基因的组织时期表达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烟草NtMPK2-OX载体的构建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烟草NtMPK2-OX转基因株的阳性鉴定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NtMPK2 的超表达增加了NtSAR8.2b和NtERD10C在烟草中的表达量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超表达NtMPK2 增强了烟草对有毒和无毒Pst DC3000 的抗病能力第67-69页
    4.4 小结与讨论第69-73页
5 转录组分析Pst DC3000 和NtMPK2 诱导的烟草抗病反应第73-93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材料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要试剂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主要仪器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分析软件第74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植物材料处理及取样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总RNA的提取、建库与测序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第76-77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总RNA电泳检测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转录组测序数据信息汇总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转录组的组装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差异基因的功能注释第82-90页
    5.4 小结与讨论第90-93页
6 结论与展望第93-9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93-9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95-97页
致谢第97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13页
附录A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拟发表的文章目录第113页

论文共11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十五株丝状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
下一篇:新疆阿克苏盐矿嗜盐微生物多相分类和基因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