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--传感器的应用论文

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用户情绪识别技术研究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面部表情的情绪识别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语音语调的情绪识别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基于人体姿态的情绪识别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基于智能手机的情绪识别研究现状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8-20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第20-21页
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第21-32页
    2.1 情绪分类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本情绪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维度空间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分析比较第23页
    2.2 数据处理过程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数据预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特征提取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分类算法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支持向量机(SVM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k-近邻(k NN)算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决策树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随机森林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Ada Boost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梯度树提升(GTB)第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数据收集和存储机制研究第32-41页
    3.1 预调查—网络问卷调查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卷调查内容的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问卷调查的发放和回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3.2 数据收集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手机传感器数据收集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情绪数据收集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数据存储机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据存储格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JSON格式的数据实现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多维移动数据的处理机制第41-51页
    4.1 数据的预处理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JSON解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离散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处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连续数据的离散化处理第43-44页
    4.2 运动类感知数据的特征提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加速度计、陀螺仪和磁力计的特征提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活动状态的特征提取第44页
    4.3 环境类感知数据的特征提取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光传感器的特征提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GPS的特征提取第45-47页
    4.4 手机使用数据的特征提取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社交信息的特征提取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手机使用信息的特征提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手机状态信息的特征提取第49页
    4.5 数据特征归纳第49页
    4.6 数据归一化第49-50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多维移动数据的用户情绪识别第51-67页
    5.1 数据集、情绪识别方法和评估基准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据集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情绪识别方法和评估基准第53-54页
    5.2 基于特征融合的情绪识别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特征级融合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5.3 基于结果融合的情绪识别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结果级融合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5.4 相关工作比较第65-6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足底力反馈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对角步态运动控制研究
下一篇:基于D-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融合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