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解释、案例论文

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--基于临沂市检察机关“病死猪”案件的实证分析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引言第10-11页
一、食品安全犯罪的基本概念第11-13页
    (一) 食品以及食品安全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(二) 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第12-13页
二、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制第13-17页
    (一) 生产、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 生产、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第14页
    (三)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14-16页
    (四) 食品监管渎职罪第16-17页
三、病死猪案件基本情况概述第17-22页
    (一) 案情基本介绍第17-18页
    (二) 生猪食品犯罪触及罪名之分析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养殖环节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定罪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生猪流通环节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表现形式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 生猪屠宰及销售环节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表现形式第20-22页
四、食品安全犯罪刑法适用的问题与困境第22-27页
    (一) 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法律适用的困境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对法律的理解与适用不完全一致,导致同罪不同判、同罪不同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检验鉴定标准不统一,导致定罪标准不统一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食品监管渎职犯罪追诉标准过高,导致缺乏可操作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 证据标准不明确,导致侦查重点模糊第23-24页
    (二) 当前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缺陷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主体范围过于狭隘,影响打击力度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罪状表述模糊不清,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 行政罚款和罚金刑标准不一,缺乏协调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 资格刑缺失,不能有效阻止犯罪重犯第26-27页
五、对刑法相关立法修订的建议第27-31页
    (一) 主体方面第27页
    (二) 罪状方面第27-28页
    (三) 刑罚方面第28页
    (四) 证据方面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 案件性质规定明朗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案件证据标准明确化第29-31页
六、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实践探索第31-33页
    (一) 构建立体式预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网格第31页
    (二) 与行政执法机关密切配合,形成合力第31-32页
    (三) 积极查办职务犯罪案件,形成渎职贪贿案件震慑力第32-33页
结语第33-34页
参考文献第34-37页
致谢第37-38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日本核损害赔偿制度研究
下一篇: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及完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