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

日本核损害赔偿制度研究

中文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引言第12-14页
一、日本核损害赔偿制度概述第14-22页
    (一) 核损害赔偿基础法律概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核设施营运者与核事故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核损害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原子反应堆的运行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 核损害赔偿制度的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(三) 核损害赔偿责任的责任原因第17-18页
    (四) 核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第18-19页
    (五) 核损害赔偿制度与原子能法律体系第19-22页
二、日本核损害赔偿制度的体系第22-37页
    (一) 核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无过失责任原则与免责事由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无限责任原则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责任集中原则与求偿权第28-31页
    (二) 核损害赔偿的财务保证措施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强制性财务保证制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核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核损害赔偿补偿协议第33-34页
    (三) 核损害赔偿的国家介入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国家援助措施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免责条款成立时的获赔途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原子能损害赔偿纠纷审查会第36-37页
三、日本核损害赔偿制度的争议问题——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的动向第37-47页
    (一) 核损害赔偿的免责事由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何谓“异常重大自然灾害”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各方的立场第38-40页
    (二) 核损害赔偿的请求范围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界定基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主要类型第41-43页
    (三) 财务保证措施的调整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财务保证金额的提高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核损害责任保险的更新第44-45页
    (四) 国家补偿制度设立与否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立法过程中的讨论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福岛核事故后的再讨论第45-47页
四、日本核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47-54页
    (一) 中国核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第47-48页
    (二) 中国核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核能相关立法现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我国核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第49-51页
    (三) 对完善我国核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中日核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对完善我国核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0页
致谢第60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-6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法与宪法关系研究
下一篇: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--基于临沂市检察机关“病死猪”案件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