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5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1页 |
2.1 国内外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现状 | 第15-18页 |
2.1.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1.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2.2 国内外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内容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2.1 几何板块内容不同对象的整体比较 | 第18-19页 |
2.2.2 不同侧重点下的几何比较 | 第19-20页 |
2.3 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中、新、美三国教材整体比较 | 第21-27页 |
3.1 课程标准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3.1.1 三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内容比较 | 第21页 |
3.1.2 三国数学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空间几何体部分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3.2 教材形式与编写的板块框架比较 | 第22-23页 |
3.3 三国教材单元内容编排顺序的比较 | 第23-25页 |
3.4 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中、新、美三国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具体内容比较 | 第27-46页 |
4.1 三国教材宏观比较 | 第27-32页 |
4.1.1 相关知识内容比较模型建构 | 第27-29页 |
4.1.2 具体知识点差异比较分析 | 第29-32页 |
4.2 三国教材微观比较 | 第32-41页 |
4.2.1 知识点微观量化比较模型构建 | 第32-33页 |
4.2.2 量化数据表 | 第33-36页 |
4.2.3 相关性检验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2.4 微观饼状分布图 | 第38-39页 |
4.2.5 微观折线波动图 | 第39-41页 |
4.3 以棱柱表面积与体积为案例具体展开 | 第41-46页 |
4.3.1 编写模式比较 | 第41-42页 |
4.3.2 引入方式比较 | 第42-43页 |
4.3.3 知识背景比较 | 第43-44页 |
4.3.4 例题与练习题比较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.5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中、新、美三国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内容的习题数量与难度比较 | 第46-51页 |
5.1 鲍建生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简介 | 第46-47页 |
5.2 三套教材章节习题综合难度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3 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中、新、美三国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材中数学活动比较 | 第51-54页 |
6.1 “数学活动”的主要内容 | 第51-52页 |
6.2 “数学活动”的目标比较 | 第52页 |
6.3 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七章 结论和启示 | 第54-59页 |
7.1 结论 | 第54-56页 |
7.2 启示 | 第56-57页 |
7.3 结束语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