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

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统计测度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金融资源配置相关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创新点第19-20页
第2章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基本理论研究第20-27页
    2.1 金融资源配置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金融资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金融资源配置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第22页
    2.2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测度理论框架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协调度测算理论第24-27页
第3章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测度模型构建第27-38页
    3.1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模型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方法与流程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指标的选取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基本模型的选取第30-31页
    3.2 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协调度测算模型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协调度测算方法与流程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协调度指标的选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协调度测算基本模型的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 3.3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测度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测度方法与流程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测度基本模型的选取第35页
    3.4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的阶段性特征测度模型第35-38页
第4章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测度的实证分析第38-47页
    4.1 指标选取说明与预处理第38页
    4.2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测度结果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结果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协调度测算结果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构造结果第45-47页
第5章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演化特征研究第47-54页
    5.1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5.2 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数阶段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稳步上升阶段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剧烈震荡阶段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高位波动阶段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低位上扬阶段第51-52页
    5.3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政策建议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制定和完善金融产业政策,鼓励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大力优化金融信用环境,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第53-54页
结论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第60-61页
附录B 有序样品聚类MATLAB程序第61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劳务派遣新规对HY市用工单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国际法院诉讼管辖权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