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对完善我国政府环境问责制的探讨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引言第11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研究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文献研究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比较研究法第14-15页
    四、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文章的不足之处第15-16页
一、政府环境责任的法理分析第16-19页
    (一) 政府环境责任的相关概念阐述第16页
    (二)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现实价值第16-19页
二、政府环境问责制的理论阐述第19-26页
    (一)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 问责制的理论依据第20-22页
    (三) 政府环境问责制产生的动因第22-23页
    (四) 问责制与审计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(五) 环境审计的产生和价值第24-26页
三、政府环境问责制在我国环保法中的缺失第26-32页
    (一) 环境问责理念的缺失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 环境责任相关法律规定不足第27-29页
    (三) 环境问责机制有效性不足第29-32页
四、域外政府环境责任实现机制的比较研究第32-36页
    (一) 域外政府环境责任实现机制第32-34页
    (二) 域外政府环境问责机制的启示第34-36页
五、完善政府环境问责机制的法治途径第36-44页
    (一) 强化政府环境问责的观念基础第36页
    (二) 加强政府环境责任立法第36-38页
    (三) 构建政府环境责任多元问责机制第38-40页
    (四) 健全政府环境审计机制第40-42页
    (五)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第42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缓冲带对洱海低污染水的净化研究
下一篇:钢-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