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课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钢-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概述 | 第11-17页 |
1.2.1 传统正交异性桥面板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.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提出与应用 | 第13-15页 |
1.2.3 正交异性钢-UHPC桥面结构的提出与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况 | 第17-20页 |
1.3.1 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应用情况 | 第18-19页 |
1.3.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1.4.1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.2 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轻型组合桥面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清单研究 | 第23-34页 |
2.1 生命周期评价的边界条件 | 第23-26页 |
2.1.1 生命周期模型研究范围 | 第23-24页 |
2.1.2 生命周期评价的功能单位 | 第24-26页 |
2.1.3 环境影响特征化指标 | 第26页 |
2.2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清单研究 | 第26-33页 |
2.2.1 清单数据的采集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2.2 能源消耗清单研究 | 第29-31页 |
2.2.3 碳排放清单研究 | 第31-3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轻型组合桥面结构生命周期模型 | 第34-41页 |
3.1 生命周期模型的基本假定 | 第34-35页 |
3.1.1 生命周期使用年限的假定 | 第34页 |
3.1.2 离散类事件模拟 | 第34-35页 |
3.2 生命周期模型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| 第35-40页 |
3.2.1 原材料制备阶段的评价 | 第35-36页 |
3.2.2 材料运输阶段的评价 | 第36-37页 |
3.2.3 建造过程阶段的评价 | 第37-38页 |
3.2.4 运营维护阶段的评价 | 第38-4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生命周期模型实桥案例分析 | 第41-50页 |
4.1 马房大桥工程概况 | 第41-43页 |
4.2 离散事件法建立生命周期模型 | 第43-44页 |
4.3 环境影响清单调研 | 第44-47页 |
4.3.1 原材料制备阶段 | 第44-45页 |
4.3.2 材料运输阶段 | 第45-46页 |
4.3.3 施工建设阶段 | 第46-47页 |
4.4 环境影响评价 | 第47-49页 |
4.4.1 原材料阶段评价 | 第47页 |
4.4.2 材料运输阶段评价 | 第47-48页 |
4.4.3 施工建造阶段评价 | 第48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交通延误环境影响分析 | 第50-59页 |
5.1 交通流量仿真分析 | 第50-52页 |
5.1.1 仿真条件设定 | 第50页 |
5.1.2 仿真参数设定 | 第50-52页 |
5.1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2页 |
5.2 机动车辆环境影响清单调研 | 第52-56页 |
5.2.1 MOVES参数条件设定 | 第55页 |
5.2.2 MOVES仿真结果 | 第55-56页 |
5.3 交通流量敏感度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4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| 第57-58页 |
5.4.1 能源消耗 | 第57-58页 |
5.4.2 温室气体排放 | 第5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