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市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现状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9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四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(一) 初任教师 | 第16-17页 |
(二) 入职教育 | 第17页 |
五、研究方法、思路与创新点 | 第17-19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二)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(三) 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一、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9页 |
二、成人学习理论 | 第19-20页 |
三、终身教育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2-32页 |
一、调查基本情况 | 第22页 |
(一) 问卷的设计 | 第22页 |
(二) 调查实施 | 第22页 |
二、问卷分析 | 第22-32页 |
第三章 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2-37页 |
一、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| 第32页 |
二、培训内容呈现理论化与简单化 | 第32-33页 |
三、培训形式单一以及带教制问题 | 第33-35页 |
四、培训的形式化与领导的重视度低 | 第35页 |
五、入职培训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现状的改进建议 | 第37-46页 |
一、三主体各司其职完善相关制度 | 第37-38页 |
(一) 市教育部门落实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相关制度 | 第37页 |
(二) 各地区学校认真安排初任教师入职教育计划 | 第37页 |
(三) 初任教师要了解培训政策并积极参与 | 第37-38页 |
二、培训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均衡,提高针对性 | 第38-39页 |
(一) 培训内容的安排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均衡 | 第38页 |
(二) 培训内容的学习要实现个人的转移 | 第38-39页 |
(三) 注重培训内容的前后连贯性与针对性 | 第39页 |
三、丰富培训形式呈现多样化,完善带教制度 | 第39-42页 |
(一) 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| 第39-40页 |
(二) 完善带教制度 | 第40-42页 |
四、提高重视度,增强培训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| 第42-44页 |
(一) 各主体各司其职,提高重视度 | 第42-43页 |
(二) 分析培训需求,提高自我发展意识 | 第43-44页 |
五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,完善入职培训效果 | 第44-46页 |
(一)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| 第44页 |
(二) 评价方式多样化和综合化 | 第44-45页 |
(三) 明确评价标准 | 第45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4页 |
后记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