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材料论文

再生纤维增强沥青路面性能的评价研究

致谢第1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目录第9-12页
1 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·项目立项背景和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·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·项目实施内容第15-18页
2 原材料情况调查第18-24页
   ·来源于废旧轮胎的帘子线纤维情况调查第18-19页
   ·来源于废旧塑料瓶的再生聚酯纤维情况调查第19-20页
   ·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第20-24页
3 试验材料及方案第24-30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基质沥青第24页
     ·粗、细集料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矿粉第25页
     ·纤维第25-26页
   ·试验方案第26-30页
     ·混合料级配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混合料配合比第27-30页
4 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第30-38页
   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第30-32页
     ·高温车辙试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车辙试验结果的对比评价第31-32页
   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浸水马歇尔试验第32页
     ·冻融劈裂试验第32-34页
   ·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第34-35页
   ·试验结果理论分析第35-38页
5 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第38-66页
   ·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评价第38-48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试验数据处理第39-48页
   ·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预测第48-64页
     ·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模型第49-53页
     ·低温蠕变试验第53-57页
     ·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应变能W_0的计算第57-61页
     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开裂预测举例第61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6页
6 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SPT试验研究第66-88页
   ·基本原理第66-70页
     ·SPT计算动态模量E~*的公式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时温等效原理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的必要性第68页
     ·动态模量主曲线的形成原理第68页
     ·动态模量主曲线sigmoidal模型第68-70页
     ·动态模量主曲线绘制步骤第70页
   ·试验方案第70-71页
   ·试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第71-82页
     ·普通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数据处理第71-74页
     ·新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数据处理第74-77页
     ·再生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数据处理第77-80页
     ·再生轮胎帘子线纤维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数据处理第80-82页
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82-85页
     ·低频(高温)—纤维的吸附稳定作用第85页
     ·高频(低温)—纤维的桥接加筋作用第8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5-88页
7 纤维改性沥青路面效益分析第88-94页
   ·纤维改性沥青路面经济效益分析第88-92页
     ·材料成本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利用AASHTO模型对纤维改性沥青路面改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第89-92页
   ·再生纤维改性沥青路面环境效益分析第92-9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3-94页
8 主要结论第94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98页
作者简历第98-102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隧道衬砌病害关联性研究及安全性评定设计
下一篇:铁路列车跨越河流时桥梁基础振动对堤防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