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基于协议退出的企业年金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多支柱养老保险理论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企业年金发展不足的问题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英国协议退出制度的介绍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文献评价第14-1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四、特色与不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特色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不足第16-17页
第二章 多支柱理论与中国第一、二支柱发展现状第17-30页
    一、多支柱理论综述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世界银行的三支柱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世界银行的五支柱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评价第19-20页
    二、中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定位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定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企业年金的定位第22页
    三、中国企业年金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对比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覆盖面对比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养老金财富对比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社会平均替代率对比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缴费率对比第28-29页
    四、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英国养老保险的协议退出第30-38页
    一、2012年以前英国养老金制度构成第30-31页
    二、协议退出机制的发展历程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附加国家养老金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职业养老金中DB型计划参与协议退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职业养老金中DC型计划参与协议退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职业养老金中混合型型计划参与协议退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个人养老金计划参与协议退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存托养老金计划参与协议退出第34-35页
    三、协议退出机制产生的重要作用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减轻国家财政压力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使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权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第36页
    四、自由协议退出的弊端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使养老金制度的碎片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参保风险加大第36-37页
    五、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我国建立协议退出制度的仿真研究第38-50页
    一、基本假设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参加两种制度的职工都为“新人”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没有退保、断保情况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都一致,不区分性别第38页
    二、精算模型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时点养老金账户现值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参协议退出部分缴费率的职工退休时点养老金账户现值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养老金差距指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养老金扩大差距指数第41页
    三、仿真应用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参数设定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仿真结果第44-49页
    四、结论第49-50页
第五章 我国建立有关协议退出机制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第50-59页
    一、在企业年金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建立协议退出机制的宏观条件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政策条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经济条件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社会条件第54-56页
    二、现阶段在中国建立协议退出机制的问题第56-58页
    三、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六章 协调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年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建议措施第59-65页
    一、确定协调发展制度的目标及定位第59-60页
    二、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第60-61页
    三、扩大第一、二支柱覆盖面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企业年金扩面第61页
    四、完善转移接续问题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顺利转移接续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企业年金顺利转移接续第62-63页
    五、健全基金监管体制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规范企业年金的准入制度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完善企业年金担保制度第63-64页
    六、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结语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拓扑结构视角的商业银行轻转型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随机波动率市场下的期权定价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