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水下航行器推进电机发展状况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发展状况 | 第13-14页 |
1.3 水下航行器推进电机比较 | 第14-16页 |
1.3.1 永磁同步推进电动机与直流推进电机比较 | 第15页 |
1.3.2 永磁同步推进电机与电励磁同步推进电机比较 | 第15-16页 |
1.3.3 永磁同步推进电机与无刷直流推进电机比较 | 第16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水下航行器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结构与原理 | 第18-34页 |
2.1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结构 | 第18-21页 |
2.1.1 定子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1.2 转子结构 | 第19-21页 |
2.2 永磁同步电机磁路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.1 等效磁路结构 | 第21-23页 |
2.2.2 磁路计算 | 第23-24页 |
2.3 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分析 | 第24-28页 |
2.3.1 电磁场理论 | 第24-27页 |
2.3.2 电磁场边界条件 | 第27页 |
2.3.3 有限元法 | 第27-28页 |
2.4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8-33页 |
2.4.1 磁动势 | 第29-30页 |
2.4.2 两相等效 | 第30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水下航行器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电磁设计 | 第34-45页 |
3.1 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2 电机的设计特点及要求 | 第35-36页 |
3.3 主要参数选取 | 第36-43页 |
3.3.1 主要尺寸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3.3.2 材料选取 | 第37-38页 |
3.3.3 极槽配合 | 第38-39页 |
3.3.4 定子绕组 | 第39-42页 |
3.3.5 永磁体尺寸选取 | 第42-43页 |
3.4 电磁设计方案及结果 | 第43-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基于田口法的永磁同步推进电机优化设计 | 第45-55页 |
4.1 参数化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1.1 RMxprt软件生成的电机原型 | 第45-46页 |
4.1.2 永磁体尺寸的参数化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1.3 隔磁桥宽度的参数化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 田口法多目标优化 | 第48-54页 |
4.2.1 田口正交试验 | 第48-50页 |
4.2.2 结果处理 | 第50-52页 |
4.2.3 结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水下航行器永磁同步推进电机仿真实验及分析 | 第55-63页 |
5.1 有限元仿真模型 | 第55-57页 |
5.1.1 电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6页 |
5.1.2 模型属性的设定 | 第56-57页 |
5.2 空载仿真分析 | 第57-60页 |
5.3 负载仿真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4 本章小节 | 第62-6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总结 | 第63-64页 |
6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