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论文的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(二)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四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| 第15-17页 |
(一)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5页 |
(二)论文的局限性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研究 | 第17-33页 |
一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7-24页 |
(一)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理论的研究 | 第17-20页 |
(二)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内涵的理论研究 | 第20-24页 |
二 国内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7页 |
(一)国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(二)国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(三)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评述 | 第26-27页 |
三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| 第27-29页 |
(一)基于核心竞争力描述方式的划分 | 第27-28页 |
(二)基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特点划分 | 第28-29页 |
(三)对上述几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| 第29页 |
四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 | 第29-33页 |
(一)因子分析法 | 第30页 |
(二)因子分析法模型 | 第30-33页 |
第三章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3-41页 |
一 评价指标设计的主要原则 | 第33-34页 |
(一)目标性原则 | 第33页 |
(二)重要性原则 | 第33页 |
(三)可行性原则 | 第33-34页 |
(四)系统性原则 | 第34页 |
(五)科学性原则 | 第34页 |
二 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三 指标的经济释义和计算 | 第35-41页 |
(一)资源控制能力X1 | 第35-36页 |
(二)创新能力X2 | 第36-37页 |
(三)市场营销能力X3 | 第37页 |
(四)抵抗风险能力X4 | 第37-38页 |
(五)持续经营能力X5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上市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| 第41-58页 |
一 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现状 | 第41-42页 |
(一)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迅猛保持较快增速 | 第41页 |
(二)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| 第41-42页 |
(三)制约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| 第42页 |
二 上市电子信息企业的因子分析 | 第42-53页 |
(一)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42-43页 |
(二)原始数据的处理转换 | 第43-44页 |
(三)样本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| 第44-45页 |
(四)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的过程 | 第45-53页 |
三 因子分析的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3-58页 |
(一)电子信息企业各项能力得分分析 | 第53-56页 |
(二)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分析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| 第58-64页 |
一 研究结论 | 第58-59页 |
二 研究对策与建议 | 第59-64页 |
(一)宏观层面的建议和对策 | 第59-61页 |
(二)从企业微观方面的建议 | 第61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8页 |
附录A 样本企业2009-2014年研究数据均值 | 第68-73页 |
附录A-1 | 第68-70页 |
附录A-2 | 第70-72页 |
附录A-3 | 第72-73页 |
附录B 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 | 第73-78页 |
附录B-1 | 第73-75页 |
附录B-2 | 第75-77页 |
附录B-3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