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触网系统短路故障分析及故障点标定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现状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接触网短路故障分析 | 第13-27页 |
2.1 全并联AT牵引网短路故障分析 | 第13-20页 |
2.1.1 T-R短路故障 | 第13-16页 |
2.1.2 T-F短路故障 | 第16-18页 |
2.1.3 与上下行钢轨同时短路故障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2 断线接地故障 | 第20-26页 |
2.2.1 电源侧接地、非电源侧悬空 | 第21-23页 |
2.2.2 非电源侧接地、电源侧悬空 | 第23-2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全并联AT故障测距修正 | 第27-40页 |
3.1 全并联AT故障测距精准度概述 | 第27-30页 |
3.1.1 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测距原理 | 第27-28页 |
3.1.2 电抗法测距原理 | 第28-29页 |
3.1.3 区段上下行电流比测距原理 | 第29页 |
3.1.4 横联线电流比测距原理 | 第29-30页 |
3.2 影响故障测距精度的因素 | 第30-35页 |
3.2.1 AT段长度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2 抗雷圈设备对故障测距精度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2.3 供电线长度对故障测距精度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2.4 相对距离和公里标的换算 | 第35页 |
3.3 全并联AT故障测距修正 | 第35-39页 |
3.3.1 故障测距整定值 | 第36-37页 |
3.3.2 全并联AT供电故障测距修正方案 | 第37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故障测距现场实验 | 第40-55页 |
4.1 试验内容 | 第40-43页 |
4.1.1 试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4.1.2 试验工具和材料 | 第41页 |
4.1.3 准备工作 | 第41-42页 |
4.1.4 短路试验步骤 | 第42-43页 |
4.2 故障测距数据验证 | 第43-54页 |
4.2.1 试验参数 | 第43-45页 |
4.2.2 短路试验数据验证 | 第45-5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1-6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