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1 规范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| 第13页 |
1.4.2 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相结合 | 第13-14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2 文献回顾和综述 | 第15-24页 |
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2.1.1 独立董事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页 |
2.1.2 会计信息质量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1.3 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7页 |
2.1.4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8-24页 |
2.2.1 独立董事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8-19页 |
2.2.2 会计信息质量的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9-20页 |
2.2.3 国内关于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| 第20-21页 |
2.2.4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国内研究综述 | 第21-24页 |
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| 第24-34页 |
3.1 重要概念界定 | 第24-28页 |
3.1.1 独立董事 | 第24页 |
3.1.2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 | 第24页 |
3.1.3 会计信息质量 | 第24-27页 |
3.1.4 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2 相关理论介绍 | 第28-31页 |
3.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8页 |
3.2.2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8-29页 |
3.2.3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9-30页 |
3.2.4 信号传递理论 | 第30-31页 |
3.3 研究假设 | 第31-34页 |
3.3.1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比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| 第32页 |
3.3.2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职称水平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3.3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4 研究方法设计 | 第34-38页 |
4.1 样本与数据来源 | 第34-35页 |
4.1.1 样本选择 | 第34页 |
4.1.2 数据来源 | 第34-35页 |
4.2 变量设计 | 第35-37页 |
4.2.1 被解释变量 | 第35页 |
4.2.2 解释变量 | 第35-36页 |
4.2.3 控制变量 | 第36-37页 |
4.3 研究模型 | 第37-38页 |
5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6页 |
5.1 描述性分析 | 第38-42页 |
5.1.1 会计信息质量描述性分析 | 第38页 |
5.1.2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比例的描述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5.1.3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职称的描述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5.1.4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职业的描述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1.5 控制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2 相关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2.1 Pearson相关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2.2 多重共线诊断 | 第43页 |
5.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3.1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 | 第44页 |
5.3.2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职称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3.3 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职业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 | 第45-46页 |
6 研究总结 | 第46-5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6-47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47-50页 |
6.2.1 加强对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理论研究 | 第48页 |
6.2.2 完善高级会计师担任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制度建设 | 第48页 |
6.2.3 改善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 | 第48-49页 |
6.2.4 合理界定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 | 第49页 |
6.2.5 重视对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培训 | 第49页 |
6.2.6 建立独立董事的自律协会 | 第49页 |
6.2.7 把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分工相区分 | 第49-50页 |
6.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