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风琴民族化发展中的美学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8-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1.3 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1.3.1 民族化 | 第11-12页 |
1.3.2 音乐美学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.1 美学研究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| 第13-14页 |
1.4.2 美学研究在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性 | 第14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2 手风琴艺术民族化发展历程回顾 | 第15-20页 |
2.1 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道路 | 第15-18页 |
2.1.1 中国手风琴艺术民族化的起步期 | 第15-17页 |
2.1.2 中国手风琴艺术民族化的发展期 | 第17-18页 |
2.2 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表现 | 第18-20页 |
2.2.1 对传统音乐体裁的移植和改编 | 第18页 |
2.2.2 对民歌旋律素材的运用和创造 | 第18页 |
2.2.3 对现代作曲技法的吸收和借鉴 | 第18-19页 |
2.2.4 对民族器乐特色的综合和突破 | 第19-20页 |
3 手风琴民族化发展中的美学分析 | 第20-25页 |
3.1 民族化美学内涵的理解 | 第20-22页 |
3.2 民族化审美经验的改造 | 第22-23页 |
3.3 民族化审美教育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4 手风琴民族化发展中的审美实践 | 第25-30页 |
4.1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对手风琴艺术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4.2 其他文艺形式与手风琴艺术的交融互通 | 第26-28页 |
4.3 手风琴艺术民族化审美实践的发展方向 | 第28-30页 |
4.3.1 弥补艺术传统的缺失 | 第28页 |
4.3.2 加快民族化艺术创新 | 第28页 |
4.3.3 整合手风琴教育模式 | 第28-30页 |
5 结语 | 第30-32页 |
5.1 研究成果及创新 | 第30页 |
5.2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致谢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