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1.2.1 供应链风险及其类型 | 第9-10页 |
1.2.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 | 第10-13页 |
1.2.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7-26页 |
2.1 项目管理 | 第17-19页 |
2.1.1 项目管理的含义 | 第17页 |
2.1.2 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 | 第17页 |
2.1.3 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周期 | 第17-19页 |
2.2 供应链金融 | 第19-21页 |
2.2.1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| 第19页 |
2.2.2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特征 | 第19-21页 |
2.3 商业银行作业风险 | 第21-22页 |
2.3.1 商业银行作业风险的类型 | 第21页 |
2.3.2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作业风险 | 第21-22页 |
2.4 商业银行供应链业务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6页 |
2.4.1 供应链管理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4.2 金融脆弱理论 | 第24页 |
2.4.3 治理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识别 | 第26-33页 |
3.1 信用风险 | 第26-28页 |
3.1.1 受信企业信用风险 | 第26-27页 |
3.1.2 供应链环境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| 第27页 |
3.1.3 供应链金融的道德风险 | 第27-28页 |
3.2 操作风险 | 第28-29页 |
3.2.1 授信调查中的操作风险 | 第28页 |
3.2.2 融资审批中的操作风险 | 第28页 |
3.2.3 出账和授信后管理的操作风险 | 第28-29页 |
3.3 市场与法律风险 | 第29-30页 |
3.3.1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市场风险 | 第29页 |
3.3.2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法律风险 | 第29-30页 |
3.4 不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面临的风险 | 第30-33页 |
3.4.1 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的风险 | 第30页 |
3.4.2 供应链保兑仓融资模式中的风险 | 第30-31页 |
3.4.3 供应链融通仓融资模式中的风险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评估 | 第33-39页 |
4.1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评估模型 | 第33页 |
4.2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 | 第33-36页 |
4.2.1 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 | 第33-34页 |
4.2.2 确定权重的打分方案 | 第34-35页 |
4.2.3 风险程度的综合打分方案 | 第35-36页 |
4.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| 第36-39页 |
4.3.1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评估过程 | 第36-37页 |
4.3.2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指标权重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项目风险控制 | 第39-44页 |
5.1 建立合理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准入门槛 | 第39-40页 |
5.1.1 供应链的准入控制 | 第39-40页 |
5.1.2 受信客户的准入控制 | 第40页 |
5.2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信用评级机制 | 第40-42页 |
5.2.1 强化信用评级中的债项评级 | 第40-41页 |
5.2.2 设计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 | 第41-42页 |
5.3 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| 第42-44页 |
5.3.1 形成集成化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平台 | 第42-43页 |
5.3.2 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平台 | 第43-4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4-45页 |
6.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