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页 |
1 引言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2.3 评述 | 第19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1.4.1 本文创新点 | 第20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2页 |
2.1.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| 第22页 |
2.1.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| 第22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2.2.1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| 第23页 |
2.2.3 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| 第23-25页 |
3 东平县彭集街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1 彭集街道概况 | 第25页 |
3.2 彭集街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 | 第25-30页 |
3.2.1 参保情况 | 第25-26页 |
3.2.2 基金筹集情况 | 第26-28页 |
3.2.3 养老待遇领取情况 | 第28-29页 |
3.2.4 经办能力建设情况 | 第29-30页 |
3.3 实施效果 | 第30-32页 |
3.3.1 政府角度 | 第30-31页 |
3.3.2 参保居民角度 | 第31-32页 |
4 居民参保意愿及政策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43页 |
4.1 居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41页 |
4.1.1 样本特征与参保意愿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1.2 养老保障意识和观念与参保意愿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1.3 政策知晓度与参保意愿 | 第37-38页 |
4.1.4 政策评价与参保意愿 | 第38-41页 |
4.1.5 影响居民参保的其他因素 | 第41页 |
4.2 政策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2.1 政策的法制化程度不高 | 第41页 |
4.2.2 政策的顶层设计有待优化 | 第41-42页 |
4.2.3 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够 | 第42页 |
4.2.4 基金运营管理低下 | 第42页 |
4.2.5 基层经办能力弱 | 第42页 |
4.2.6 政策宣传薄弱 | 第42页 |
4.2.7 居民缴费能力不足 | 第42-43页 |
5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| 第43-49页 |
5.1 加强立法保障 | 第43页 |
5.2 优化政策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2.1 调整待遇领取的初始年龄 | 第43页 |
5.2.2 政策补贴标准适当调整,提升缴费的激励性 | 第43-44页 |
5.2.3 建立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 | 第44页 |
5.2.4 着重照顾精准扶贫的贫困户 | 第44页 |
5.3 加强财政支持 | 第44-45页 |
5.3.1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| 第44页 |
5.3.2 提高省级财政投入 | 第44-45页 |
5.3.3 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,保证财政支持 | 第45页 |
5.4 规范基金运营管理 | 第45-46页 |
5.4.1 扩大基金筹集面 | 第45页 |
5.4.2 设置“缴费年限养老金” | 第45页 |
5.4.3 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 | 第45页 |
5.4.4 建立基金多元化投资机制 | 第45-46页 |
5.4.5 基金运行公开化 | 第46页 |
5.5 提高经办能力 | 第46-47页 |
5.5.1 提高经办人员的服务水平 | 第46页 |
5.5.2 加强村级协办员的队伍建设 | 第46页 |
5.5.3 加强经办服务经费的财政支出 | 第46-47页 |
5.5.4 尽快实现“智慧社保” | 第47页 |
5.6 加大政策宣传 | 第47-48页 |
5.6.1 开设流动政策大讲堂,提升居民养老意识 | 第47页 |
5.6.2 有针对性的宣传政策,调动农户参保积极性 | 第47页 |
5.6.3 在农村培养一支政策熟、业务精的政策宣传队伍 | 第47-48页 |
5.7 提高居民缴费能力 | 第48-49页 |
5.7.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,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| 第48页 |
5.7.2 为农民减负,提高缴费能力 | 第48页 |
5.7.3 带动农民就业和创业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| 第48-49页 |
6 研究结论 | 第49-50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49页 |
6.2 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49-50页 |
6.2.1 研究的局限性 | 第49页 |
6.2.2 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