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网络安全视角下我国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的写作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1.4 创新之处第17-18页
第2章 网络安全视角下个人信息权概述第18-30页
    2.1 个人信息权的概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个人信息权的概念与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个人信息权的构成要素第19-20页
    2.2 个人信息权的基础理论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个人信息权的性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正当性第21-23页
    2.3 个人信息权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个人信息权与一般人格权第25-27页
    2.4 网络安全视角下个人信息权保护现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个人信息泄露现象日趋严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网站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行业自律难以有效运行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比较研究第30-39页
    3.1 美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美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相关立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美国个人信息权的监管模式第31页
    3.2 德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现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德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相关立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德国个人信息权的监管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3.3 日本个人信息权保护现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日本个人信息权保护相关立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日本个人信息权保护自律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3.4 国外个人信息权立法比较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国外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共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国外个人信息权保护模式的差异第36-3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4章 网络安全视角下个人信息权保护中的主要问题第39-51页
    4.1 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不健全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对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概括性规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立法现状评析第40-43页
    4.2 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司法现状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个人信息非法收集和利用现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个人信息权的司法案件现状概述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民事案例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刑法案例第48-50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5章 网络安全视角下个人信息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第51-62页
    5.1 完善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建议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健全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民事立法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健全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刑事立法第54-55页
    5.2 完善个人信息权保护的责任承担制度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相关主体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个人信息权保护的责任承担第55-57页
    5.3 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加强个人信息权保护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代表人诉讼制度在个人信息权保护中的应用第58-59页
    5.4 完善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监管制度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明确个人信息监管机构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加强对个人信息利用和处理环节的监管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完善个人信息权保护的行业监管第6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责任主义视野下的量刑基准研究
下一篇:我国驰名商标运营法律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