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问题的提出 | 第7-11页 |
1.1 量刑规范化改革及其推进历程 | 第7-8页 |
1.2 量刑规范化改革取得的成效 | 第8-10页 |
1.3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2 量刑基准与责任主义 | 第11-20页 |
2.1 责任的实质及其发展 | 第11-13页 |
2.1.1 消极的责任主义与积极的责任主义 | 第12-13页 |
2.1.2 制约定罪的责任主义与制约量刑的责任主义 | 第13页 |
2.2 量刑基准的界定 | 第13-20页 |
2.2.1 量刑基准的实质——责任刑 | 第14-16页 |
2.2.2 量刑基准的要素——量刑起点 | 第16-18页 |
2.2.3 量刑基准的前提——量刑责任 | 第18-20页 |
3 量刑基准与刑罚的正当化 | 第20-27页 |
3.1 刑罚正当化根据的探讨 | 第20-23页 |
3.1.1 报应刑论 | 第20-21页 |
3.1.2 目的刑论 | 第21-22页 |
3.1.3 折衷的考量:并合主义 | 第22-23页 |
3.2 量刑基准的表现形式:点与幅 | 第23-25页 |
3.2.1 幅的理论 | 第24页 |
3.2.2 点的理论 | 第24-25页 |
3.2.3 逻辑与价值的双重肯定:责任刑是“点” | 第25页 |
3.3 量刑基准与基准刑:概念的辨析 | 第25-27页 |
3.3.1《量刑指导意见》中的基准刑 | 第25-26页 |
3.3.2 量刑基准与基准刑的辨析 | 第26-27页 |
4 量刑基准与责任刑情节 | 第27-30页 |
4.1 影响“不法”的情节 | 第27-28页 |
4.2 影响“责任”的情节 | 第28-30页 |
5 结语 | 第30-31页 |
附录 | 第31-32页 |
致谢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