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戏剧艺术论文--戏剧艺术理论论文--戏剧艺术史论文

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--以晋、冀、豫地区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导论第11-31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1-17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对象的概念第17-1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(1) 发挥方志收录戏曲史料的资料性价值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(2) 正视方志演剧史料,将其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(3) 专题研究关注度小,提升研究难度大第26-28页
    四、创新点及研究思路第28-31页
第一章 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第31-71页
    第一节 方志中的戏剧生存空间与收录规律第3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方志七大门类与记录形态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修志持续性与行政等级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修志人对戏剧艺术的偏好第45-53页
    第二节 晋冀豫三省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地域分布第53-7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冀北山区演剧与冀中南演艺历史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晋东南及晋南乡村祭赛与演剧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豫北的地缘优势与中原城市演剧第64-71页
第二章 “礼乐文化”对方志收录戏曲资料的影响※第71-119页
    第一节 崇礼以作乐第71-8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岁时节礼演乐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生仪礼演乐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祭礼演乐第79-85页
    第二节 以礼节制乐第85-10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捣淫祠,正祀典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戒艳曲,规戏剧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禁丧戏,厚风俗第92-9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止夜唱,维治安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革乐籍,责从良第99-104页
    第三节 礼崩乐坏,改良戏曲第104-1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维系礼乐教化第104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反礼教”以唤醒民众第110-119页
第三章 诸艺杂陈的民间演剧活动第119-157页
    第一节 戏曲之历史建构第120-1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起兴于歌舞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专以演故事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种种伎艺之综合——宋金杂剧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“真戏曲”——元杂剧第127-128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间演剧活动中的戏曲元素分解第128-1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秧歌与社火中的戏曲歌舞元素第129-1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装演戏剧故事第134-144页
    第三节 民间演剧的闹热属性第144-1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闹热性”推动戏曲建构第145-1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戏曲分解中的“闹热”需求第149-157页
第四章 戏曲在民间演剧中的活动状态第157-203页
    第一节 地方土戏与客音第158-17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客(客音)随主(土戏)便第159-1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反客(客音)为主第165-16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入乡随俗——客音本土化第169-172页
    第二节 班社组织与戏曲艺人第172-18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自娱组织与乡民自行扮演第172-17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雇用戏曲班社第178-18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戏曲艺人之生存状况第181-187页
    第三节 戏曲演出之接受语境第187-20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接受语境之功利性与无功利性第188-19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客音与土戏之雅俗审美第191-19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虚实相生的艺术造境第196-203页
第五章 民间演剧活动之空间阐释第203-241页
    第一节 演出空间的固化与随性第203-2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空间形制由外而内的固化演变第204-20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乡村固定剧场与临时搭建交替发展第207-21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固定中的随性变化第210-214页
    第二节 神庙戏台称谓中的社会元素第214-2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舞”、“歌”以祀神第215-2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乐”、“赛”之设教第219-2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戏”、“剧”还本真第224-228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会场”中的演剧文化第228-2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无戏则“会”不立第228-2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会”多则戏多第234-241页
结语第241-245页
参考文献第245-261页
附录 晋、冀、豫地区方志记载演剧资料检索表第261-369页
    一、风土志(共799条演剧资料)第261-311页
    二、祠祀志(共283条戏楼资料)第311-329页
    三、艺文志(共410条演剧材料)第329-353页
    四、财政志(共89条戏捐资料)第353-358页
    五、人物志(共71条演剧资料)第358-363页
    六、民政志(共21条演剧材料)第363-365页
    七、杂志(共25条演剧资料)第365-369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369-371页
致谢第371-372页

论文共3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吴彬《勺园祓禊图》考
下一篇:缅甸学生的汉语量词习得与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