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评价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15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5-16页 |
2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相关理论 | 第16-21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2.1.1 小额贷款公司 | 第16页 |
2.1.2 微型金融机构 | 第16-17页 |
2.1.3 普惠金融体系 | 第17-18页 |
2.2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框架 | 第18-21页 |
2.2.1 监管主体 | 第18页 |
2.2.2 监管内容 | 第18-20页 |
2.2.3 监管原则 | 第20-21页 |
3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——以MM市为例 | 第21-28页 |
3.1 MM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分析 | 第21-26页 |
3.1.1 基本情况 | 第21页 |
3.1.2 经营情况 | 第21-25页 |
3.1.3 MM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评价 | 第25-26页 |
3.2 MM市小额贷款公司运营风险现状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.1 信用风险分析 | 第26页 |
3.2.2 操作风险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.3 非法经营风险 | 第27-28页 |
4 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实施中的问题——以MM市为例 | 第28-33页 |
4.1 MM市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现状 | 第28-29页 |
4.1.1 初步建立监管机构 | 第28页 |
4.1.2 逐步完善监管体系 | 第28-29页 |
4.2 MM市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3页 |
4.2.1 监管法律存在问题 | 第29-30页 |
4.2.2 监管主体存在问题 | 第30页 |
4.2.3 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3页 |
5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| 第33-37页 |
5.1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顶层设计 | 第33-34页 |
5.1.1 认定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企业身份 | 第33页 |
5.1.2 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为社区型民营银行 | 第33页 |
5.1.3 出台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政策 | 第33-34页 |
5.2 探索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新模式 | 第34-35页 |
5.2.1 建立专业化的地方监管机构 | 第34页 |
5.2.2 探索差异化的监管模式 | 第34-35页 |
5.2.3 创新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 | 第35页 |
5.3 提供政策激励和政府公共服务措施 | 第35-37页 |
5.3.1 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 | 第35-36页 |
5.3.2 制定相关正向激励政策 | 第36页 |
5.3.3 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 | 第36-37页 |
结论与继续探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附录一:MM市小额贷款公司调查问卷 | 第38-40页 |
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