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审计研究--基于防控金融风险视角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1.2.1 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家审计与金融风险 | 第10-12页 |
1.2.3 文献评价 | 第12页 |
1.3 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1.3.1 免疫系统理论 | 第12-13页 |
1.3.2 金融安全网理论 | 第13页 |
1.3.3 资产管理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 论文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| 第15-17页 |
1.5.1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5页 |
1.5.2 论文的局限性 | 第15-17页 |
2 审计署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审计现状分析 | 第17-26页 |
2.1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2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现状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2.1 不良资产业务 | 第18-19页 |
2.2.2 商业化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 | 第19页 |
2.2.3 金融服务业务 | 第19页 |
2.2.4 业务构成综合评价 | 第19-20页 |
2.3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现状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3.1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规模分析 | 第20页 |
2.3.2 新增不良资产规模及分布 | 第20-22页 |
2.3.3 不良资产造成的影响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4 审计署开展金融审计情况 | 第23-24页 |
2.5 审计署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审计情况 | 第24-26页 |
2.5.1 审计署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起因 | 第24页 |
2.5.2 不良资产业务审计情况 | 第24-25页 |
2.5.3 审计效果 | 第25-26页 |
3 审计署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审计问题分析 | 第26-36页 |
3.1 审计监督频率较低 | 第26-27页 |
3.2 审计覆盖范围不全面 | 第27-33页 |
3.3 审计时效性面临挑战 | 第33-36页 |
4 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审计的改进建议 | 第36-42页 |
4.1 加强审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 | 第36页 |
4.2 实现业务全流程覆盖审计 | 第36-41页 |
4.3 多手段结合提高审计效率 | 第41-42页 |
5 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后记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