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数据通信论文--图像通信、多媒体通信论文

基于H.263的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页
目录第6-9页
图例第9-11页
表例第11-12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视频通信的应用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数字视频信息的特点第14页
    1.2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及其标准化进程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视频图像编码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的标准化进程第17-20页
    1.3 视频传输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第20-22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工作第22-23页
    1.5 论文结构第23-24页
第2章 H.263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第24-44页
    2.1 H.263基本框架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技术与指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编码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编码控制与强制性更新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语法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 2.2 四个可选编码算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无限制运动矢量算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语法的算术编码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先进预测算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PB帧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 2.3 H.263+/H.263++介绍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一般性增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压缩效率的提高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抗误码能力的增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图像质量的改善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分级编码第38-39页
    2.4 建议子集第39-42页
    2.5 有关H.26L建议的新进展第42-44页
第3章 视频传输抗误码技术研究第44-64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44-46页
    3.2 基于RS编码的抗误码技术研究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RS码编码原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利用RS编码提高传输的抗误码能力第48-51页
    3.3 误码掩盖技术研究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误码检测与定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误码掩盖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验结果第54-58页
    3.4 基于运动特征的自适应时域掩盖方法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运动特征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自适应误码掩盖新方法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4章 视频编码的实时性研究第64-80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64-65页
    4.2 运动估计与补偿技术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像素递归法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块匹配法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快速运动搜索方法第68-70页
    4.3 预判零技术的研究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问题的提出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现有的预判零方法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时域预测的预判零方法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仿真实验第73-74页
    4.4 MMX技术的应用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MMX技术简介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MMX技术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仿真实验第77-78页
    4.5 仿真实验结果第7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8-80页
第5章 视频质量评价的研究第80-92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视频质量的特性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视觉特性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视频图像特性度量第83-84页
    5.2 基于运动特征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第84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运动剧烈程度的描述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于运动特征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仿真实验第89-9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91-92页
第6章 局域网内视频传输演示系统的实现第92-97页
    6.1 系统硬件构成及其特点第92-93页
    6.2 软件功能模块介绍第93-94页
    6.3 编程技术及ACTIVESKIN控件的应用第94-96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96-97页
结论第97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6-10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07-108页
致谢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鲜食玉米穗成熟特性及速冻工艺研究
下一篇:围棋博弈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