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页 |
插图及附表清单 | 第12-18页 |
1 绪论 | 第18-24页 |
1.1 缘起 | 第18-19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9-20页 |
1.2.1 研究对象的确立 | 第19页 |
1.2.2 理论依据的确立 | 第19-20页 |
1.3 主要概念界定 | 第20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5 研究框架 | 第21-22页 |
1.6 研究意义 | 第22-24页 |
2 地域主义设计理论 | 第24-50页 |
2.1 影响建筑地域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| 第24-31页 |
2.2 地域主义的形成及发展 | 第31-42页 |
2.2.1 对抗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地域主义 | 第31-38页 |
2.2.2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地域主义 | 第38-40页 |
2.2.3 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发展及流派 | 第40-42页 |
2.3 地域主义的创作原则 | 第42-47页 |
2.3.1 与自然因素相适应 | 第42-44页 |
2.3.2 与文化因素相适应 | 第44-47页 |
2.3.3 与技术经济因素相适应 | 第47页 |
2.4 全球文明与地域文化 | 第47-48页 |
2.4.1 全球文明背景下的地域文化回归 | 第47-48页 |
2.4.2 “文化地域主义”理论 | 第48页 |
2.5 小结 | 第48-50页 |
3 探讨“文化地域主义”的建筑设计理论 | 第50-72页 |
3.1 地域建筑系统中的文化环境 | 第50-53页 |
3.2 建筑文化环境的内容 | 第53-55页 |
3.2.1 地区人工物质环境 | 第54-55页 |
3.2.2 地区人文精神环境 | 第55页 |
3.3 强调与地区的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建筑 | 第55-61页 |
3.3.1 与地区人工物质环境相适应的 | 第56-58页 |
3.3.2 与地区人文精神环境相适应的 | 第58-61页 |
3.4 “文化地域主义”的设计原则 | 第61页 |
3.5 设计途径 | 第61-62页 |
3.5.1 对地域建筑文化价值的继承和发展 | 第61-62页 |
3.5.2 对地域人文精神内涵的诠释 | 第62页 |
3.6 “文化地域主义”建筑设计实例分析 | 第62-71页 |
3.6.1 日本京都美浦博物馆--体现传统的文化观 | 第62-64页 |
3.6.2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--对非官方文化的关注 | 第64-65页 |
3.6.3 中国评剧大剧院--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| 第65-67页 |
3.6.4 和歌山现代美术馆--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| 第67页 |
3.6.5 印度贾瓦哈.卡拉.肯德拉博物馆--文化拟态 | 第67-69页 |
3.6.6 乌落鲁-卡塔丘塔文化中心--文化再造 | 第69-71页 |
3.7 小结 | 第71-72页 |
4 我国民俗博物馆建筑的基本特点分析 | 第72-88页 |
4.1 概念确定 | 第72页 |
4.2 民俗博物馆现状及分类 | 第72-84页 |
4.2.1 改建类民俗博物馆 | 第72-83页 |
4.2.2 新建民俗博物馆 | 第83-84页 |
4.3 民俗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| 第84-85页 |
4.3.1 文化环境是民俗博物馆地域性特征的主导因素 | 第84-85页 |
4.3.2 民俗博物馆所处文化环境的两大要素 | 第85页 |
4.4 小结 | 第85-88页 |
5 民俗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地域性设计探讨 | 第88-116页 |
5.1 创作原则 | 第88页 |
5.2 对地方传统民间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| 第88-106页 |
5.2.1 全面继承、整体简化再现 | 第88-93页 |
5.2.2 注重传统建筑符号的意义,及符号“语义”的象征,加以利用--建筑符号学理论的引人 | 第93-97页 |
5.2.3 提炼传统建筑原型,结合实际条件,加以还原,使建筑成为文脉的延续--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 | 第97-103页 |
5.2.4 传统聚落的“类比”与“还原” | 第103-105页 |
5.2.5 注重传统民俗空间内涵的延续 | 第105-106页 |
5.3 追求对地方人文、风俗精神内涵的外化与表达 | 第106-110页 |
5.3.1 创作指导思想 | 第106-107页 |
5.3.2 利用形体的象征与隐喻 | 第107-109页 |
5.3.3 因借 | 第109页 |
5.3.4 文化嫁接现象 | 第109-110页 |
5.4 建筑中的细部对传统信息和时代特征的表达 | 第110-114页 |
5.4.1 材料的特色 | 第110-112页 |
5.4.2 色彩的运用 | 第112页 |
5.4.3 装饰 | 第112-113页 |
5.4.4 构造关系 | 第113-114页 |
5.5 小结 | 第114-116页 |
6 奇葩欧文化中心--“文化地域主义”的民俗文化中心 | 第116-124页 |
7 结语 | 第124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32页 |
附录 | 第132-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