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弱混合动力汽车BSG系统的概述及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1.1 BSG系统的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1.2 BSG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 SRM的简介及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2.1 SRM的工作原理 | 第15-16页 |
1.2.2 SRM的系统组成 | 第16-17页 |
1.2.3 容错式SRM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3 本文主要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1.3.1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9页 |
1.3.2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新型容错式开关磁阻BSG基本理论和电磁参数优化 | 第21-49页 |
2.1 新型容错式SRBSG电机的运行原理和基本理论 | 第21-29页 |
2.1.1 SRBSG基本结构及运行原理 | 第21-23页 |
2.1.2 SRBSG的基本方程 | 第23-25页 |
2.1.3 SRBSG的数学模型 | 第25-27页 |
2.1.4 SRBSG的起动运行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1.5 SRBSG的发电运行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2 新型容错式SRBSG电机的电磁设计 | 第29-34页 |
2.2.1 SRBSG电磁设计目标及原则 | 第29-30页 |
2.2.2 SRBSG电磁参数计算 | 第30-32页 |
2.2.3 SRBSG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3 新型容错式SRBSG电机的参数优化分析 | 第34-43页 |
2.3.1 优化目标与优化参数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2.3.2 定转子极弧系数的优化 | 第35-37页 |
2.3.3 定子内径的优化 | 第37-40页 |
2.3.4 转子块径向高度的优化 | 第40-41页 |
2.3.5 开通、关断角的优化 | 第41-43页 |
2.4 新型容错式SRBSG电机优化后静态、瞬态仿真结果 | 第43-48页 |
2.4.1 优化前后参数对比 | 第43-44页 |
2.4.2 SRBSG优化后的静态仿真结果 | 第44-46页 |
2.4.3 SRBSG优化后的瞬态仿真结果 | 第46-4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三章 新型容错式开关磁阻BSG电机的性能分析 | 第49-66页 |
3.1 新型容错式SRBSG电机起动发电有限元分析 | 第49-54页 |
3.1.1 SRBSG起动性能分析 | 第49-52页 |
3.1.2 SRBSG发电性能分析 | 第52-54页 |
3.2 新型容错式SRBSG电机的互感分析及缺相故障下容错运行研究 | 第54-61页 |
3.2.1 SRBSG互感分析 | 第55-58页 |
3.2.2 SRBSG缺相故障下容错运行 | 第58-61页 |
3.3 相邻绕组不同连接方式下的输出转矩及铁损分析 | 第61-64页 |
3.3.1 不同绕组连接方式下的输出转矩分析 | 第61-63页 |
3.3.2 不同绕组连接方式下的铁损分析 | 第63-6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 新型容错式开关磁阻BSG电机的温度场研究 | 第66-77页 |
4.1 热分析基本理论 | 第66-67页 |
4.2 温度场参数计算 | 第67-72页 |
4.2.1 热源分布 | 第67-68页 |
4.2.2 导热系数的求取 | 第68-71页 |
4.2.3 对流换热系数的求取 | 第71-72页 |
4.3 温度场的仿真分析 | 第72-75页 |
4.3.1 热分析模型的建立和材料属性的添加 | 第72页 |
4.3.2 网格剖分 | 第72-73页 |
4.3.3 热载荷及边界条件 | 第73页 |
4.3.4 温度场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4 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| 第75-7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五章 新型容错式开关磁阻BSG电机的实验研究 | 第77-92页 |
5.1 样机制作装配过程 | 第77-82页 |
5.1.1 样机定转子、轴的加工 | 第77页 |
5.1.2 样机定子绕组下线 | 第77-79页 |
5.1.3 绕组极性分配与样机装配 | 第79-80页 |
5.1.4 霍尔位置传感器的预定位 | 第80-82页 |
5.2 基于D2P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| 第82-86页 |
5.2.1 控制器 | 第82页 |
5.2.2 功率主电路和驱动电路 | 第82-83页 |
5.2.3 位置信号调理电路 | 第83-84页 |
5.2.4 电流采样电路 | 第84页 |
5.2.5 电流斩波和过流保护电路 | 第84-85页 |
5.2.6 光耦隔离与逻辑保护电路 | 第85-86页 |
5.3 样机静态、电动运行实验 | 第86-91页 |
5.3.1 样机静态电感测量 | 第86-87页 |
5.3.2 样机静态转矩测量 | 第87-89页 |
5.3.3 样机负载电动运行实验 | 第89-9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2-94页 |
6.1 总结 | 第92-93页 |
6.2 展望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