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村落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海城市概况 | 第9-10页 |
(一)海城市自然地理条件 | 第9页 |
(二)海城市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| 第9-10页 |
二、地名研究概况 | 第10-14页 |
(一)我国地名学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(二)我国地名的语言学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(三)辽宁省地名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三、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(一)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| 第14页 |
(二)研究范围、方法、依据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海城村落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| 第16-33页 |
第一节 海城村落地名的语音分析 | 第16-21页 |
一、辅音分布分析 | 第16页 |
二、音节数量分析 | 第16-19页 |
三、声调数量分析 | 第19-20页 |
四、语音特点总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海城村落地名的词汇构成 | 第21-28页 |
一、海城村落地名的专名分析 | 第21-23页 |
二、海城村落地名的通名分析 | 第23-25页 |
三、海城村落地名的构词方式分析 | 第25-27页 |
四、带“子”地名分析 | 第27页 |
五、词汇构成特点总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海城村落地名的辞格分析 | 第28-31页 |
一、比喻 | 第28-29页 |
二、借代 | 第29页 |
三、谐音 | 第29-30页 |
四、用典 | 第30页 |
五、辞格特点总结 | 第30-3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海城村落地名与社会文化 | 第33-47页 |
第一节 海城村落地名与地理风貌 | 第33-37页 |
一、海城村落地名与海城地形 | 第33-34页 |
二、海城村落地名与河流水文 | 第34-35页 |
三、海城村落地名与物产资源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海城村落地名与历史事实 | 第37-41页 |
一、海城村落地名与历史事件 | 第37-38页 |
二、海城村落地名与历史传说 | 第38-39页 |
三、海城村落地名与历史人物 | 第39页 |
四、海城村落地名与历史遗址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海城村落地名与经济发展 | 第41-43页 |
一、海城村落地名与农牧业 | 第41-42页 |
二、海城村落地名与工商业 | 第42-43页 |
第四节 海城村落地名与宗教信仰 | 第43-46页 |
一、海城村落地名与图腾崇拜 | 第44-45页 |
二、海城村落地名与佛教 | 第45页 |
三、海城村落地名与道教 | 第45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海城村落地名的社会心理 | 第47-52页 |
第一节 海城村落地名与宗族观念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海城村落地名与方位心理 | 第48-49页 |
第三节 海城村落地名与安定、幸福心理 | 第49-5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