挪用资金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序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一、行为主体 | 第12-21页 |
(一)立法沿革 | 第12页 |
(二)行为主体的认定 | 第12-14页 |
(三)特殊主体的评价 | 第14-21页 |
二、犯罪对象 | 第21-27页 |
(一)传统犯罪对象 | 第21-22页 |
(二)特殊对象的评价 | 第22-27页 |
三、多次挪用资金的犯罪金额计算 | 第27-31页 |
(一)当前现状及争议 | 第27页 |
(二)如何计算犯罪金额 | 第27-31页 |
四、“营利活动”的理解和认定 | 第31-35页 |
(一)营利活动的含义 | 第31-32页 |
(二)“营利活动”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| 第32-35页 |
五、“非法活动”的理解和认定 | 第35-36页 |
(一)非法活动的含义 | 第35页 |
(二)前因行为与非法活动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六、“归个人使用”的理解和认定 | 第36-42页 |
(一)“归个人使用”的理解 | 第36页 |
(二)个人使用、营利活动、非法活动的关系 | 第36-38页 |
(三)如何理解“个人使用”中的“三个月未还” | 第38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一、著作类 | 第42-43页 |
二、期刊类 | 第43-45页 |
三、学位论文类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