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

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农村多维贫困研究

中文摘要第11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创新点第17-18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-22页
    2.1 贫困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多维贫困的研究对象第20-22页
第三章 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农村贫困现状第22-30页
    3.1 农村基本概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理位置与自然状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口基本状况第22-23页
    3.2 农村贫困现状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,城乡收入差距大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下降,相对贫困人数增加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总体滞后,农民生活状况差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资源型地区农村致贫因素复杂多样第27-30页
第四章 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农村多维贫困实证研究第30-42页
    4.1 多维贫困理论基础及测度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多维贫困理论基础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多维贫困指数测度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4.2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维度指标选取及被剥夺临界值确定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数据来源第36页
    4.3 多维贫困测度结果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维贫困测量结果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维贫困测量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多维贫困按指标分解第39-42页
第五章 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农村减贫政策建议第42-50页
    5.1 以居住、环境卫生为着力点,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机制,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加大农村生活设施建设,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第43-44页
    5.2 转变生态环境治理模式,保障农民基本生产条件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环境补偿机制,内部化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综合整治采煤沉陷区,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,推进煤炭开采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第45-46页
    5.3 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制度,提高农民社会发展水平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强资源型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大农村教育支出,提升人口综合素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5.4 多渠道、全方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,缩小城乡差距第48-5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-52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50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第55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扶贫政策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S省为例
下一篇:质量视角下生猪供应链治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