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

农村扶贫政策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S省为例

中文摘要第12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引言第15-20页
    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研究内容第19-20页
第一章 关于贫困与扶贫的相关理论第20-30页
    1.1 贫困的相关概念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贫困的定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贫困形成的机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贫困种类的划分第23-25页
    1.2 贫困的标准与度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贫困线的确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中国的农村贫困标准第26-27页
    1.3 政府与扶贫的关系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减贫是公共物品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政府在减贫中的角色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政府有能力有义务实施减贫第28-30页
第二章 S省农村贫困现状第30-37页
    2.1 S省农村贫困总体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2 S省农村贫困特征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贫困分布集中与分散并存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文贫困特征明显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多维贫困特征明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返贫率高第36-37页
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S省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取得的成就第37-44页
    3.1 改革开放以来S省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扶贫政策(1978-1985 年)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改革深化期的扶贫政策(1986-1993 年)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攻坚推进期的扶贫政策(1994-2000 年)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基本消除贫困的扶贫政策(2001 年至今)第39-40页
    3.2 改革开放以来S省农村扶贫政策取得的成就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村贫困形势减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第43-44页
第四章 S省农村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4-50页
    4.1 S省农村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扶贫标准片面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扶贫惠及人群出现偏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扶贫管理协调不畅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扶贫资源投入不足或使用效率不高第45-47页
    4.2 S省农村扶贫政策执行欠佳的原因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扶贫瞄准不准确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扶贫工作合作机制不完善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扶贫资源配置不合理第48-50页
第五章 完善S省农村扶贫政策的途径第50-57页
    5.1 健全精准扶贫机制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制定合理的扶贫标准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合理选择瞄准对象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制定动态瞄准机制第51-52页
    5.2 完善扶贫管理结构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调整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职能定位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扶贫功能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大力发展参与式扶贫第52-53页
    5.3 改善贫困区公共服务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强教育培训服务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55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4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城镇化下贫困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--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
下一篇: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农村多维贫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