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| 第15-21页 |
2.1 城市地铁的定位及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2 城市地铁非票务性资源种类及其开发途径 | 第16-20页 |
2.2.1 广告资源 | 第16-17页 |
2.2.2 商铺资源 | 第17-19页 |
2.2.3 视讯资源 | 第19页 |
2.2.4 通信资源 | 第19页 |
2.2.5 其他资源 | 第19-20页 |
2.3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2.3.1 准公共物品理论 | 第20页 |
2.3.2 多元化经营理论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沈阳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| 第21-32页 |
3.1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及资源开发部基本情况 | 第21-22页 |
3.1.1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| 第21页 |
3.1.2 资源开发部部门职责及业务范畴 | 第21-22页 |
3.2 沈阳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2-25页 |
3.2.1 广告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2-23页 |
3.2.2 商铺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3页 |
3.2.3 视讯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2.4 通信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3 沈阳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3.1 现存主要问题 | 第25-29页 |
3.3.2 原因分析 | 第29-32页 |
第4章 其他国家和城市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经验借鉴 | 第32-36页 |
4.1 日本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 | 第32页 |
4.2 香港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 | 第32-33页 |
4.3 广州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 | 第33-34页 |
4.4 上海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 | 第34-36页 |
第5章 完善沈阳地铁非票务性资源开发的建议 | 第36-45页 |
5.1 制定非票务性资源可持续性开发策略 | 第36-38页 |
5.2 构建非票务性资源“一体化”经营策略 | 第38-39页 |
5.3 实施非票务性资源“多元化”开发策略并完善人力资源策略 | 第39-43页 |
5.4 推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并给予更大政策支持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