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勘探论文--地震勘探论文

基于北斗的无线地震勘探系统下位机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的科学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分析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地震勘探仪器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地震勘探仪器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4-15页
    1.5 论文章节结构第15-17页
第2章 地震勘探系统设计原理第17-23页
    2.1 系统实现框图第17页
    2.2 短距离无线通讯第17-19页
    2.3 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2.4 矿藏勘探技术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矿藏勘探装备的分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矿藏勘探的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地震勘探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 2.5 霍夫曼编码第2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第23-35页
    3.1 微控制器电路模块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微控制器简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地震检波器第24-25页
    3.3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运放芯片简介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放大电路设计第25-27页
    3.4 ATK-S1216F8-BD定位模块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定位模块简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定位模块原理图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3.5 433 兆无线通信模块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无线通信模块简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无线通信模块工作方式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无线通信模块接口电路设计第31页
    3.6 北斗短报文模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短报文模块简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短报文模块技术特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短报文模块接口电路设计第32页
    3.7 PCB制板第32-33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4章 软件程序设计第35-49页
    4.1 MDK集成开发环境简介第35页
    4.2 软件程序整体设计第35-37页
    4.3 AD采集程序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4.4 卫星定位授时模块程序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NMEA-0183 协议说明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定位程序设计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4.5 无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AS62-T30的命令格式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AS62-T30的参数设置指令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433 兆程序设计分析第41页
    4.6 北斗短报文模块程序设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北斗短报文模块通信协议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北斗短报文模块通信程序设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北斗短报文通信反馈信息的处理第42-43页
    4.7 低功耗模块程序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4.8 上位机简易接收模块设计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上位机界面编写环境简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通讯接口第46-47页
    4.9 章节小结第47-49页
第5章 系统测试第49-55页
    5.1 硬件测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PCB板硬件测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放大电路性能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5.2 软件测试第51-54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6章 结论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川铜合成炉计算机在线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
下一篇:EndoH对毕赤酵母表达的HSA融合蛋白半衰期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