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村民联系卡制度在基层村(社区)管理中的运用及其推进对策--以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为例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现实意义第11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我国基层社区建设历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不同类型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我国基层社区管理现状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国外发达国家对社区管理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“村民联系卡”制度在吴中区基层管理运用中的认识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四、研究内容、技术线路图及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图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五、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遇到的困难第18-19页
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-25页
    一、相关概念阐述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农村社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社区管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村民联系卡第21页
    二、理论基础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基层治理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村民自治理论第23-25页
第二章 村民联系卡制度在基层社区管理中的发展历程及运用情况第25-34页
    一、村民联系卡制度涵盖的主要内容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载体的创设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制度的同步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任务的创建第28页
    二、村民联系卡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8-30页
    三、村民联系卡制度在实施中所呈现的主要作用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促进主体关系融洽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提升群众满意指数第32-34页
第三章“村民联系卡”制度在基层社区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一、村民联系卡制度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制度理解不到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群众参与性不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保障体系不完备第35页
    二、“村民联系卡”制度产生问题的原因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基层人口流动性加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实践形式缺乏有效创新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对应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第37-38页
第四章“村民联系卡”制度在基层社区管理中推进的对策——升级为“惠民暖心卡”第38-46页
    一、强化服务意识第39-40页
    二、提高执行效率第40-42页
    三、完善基础储备第42-46页
结束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附录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社互动问题研究--以南通市港闸区为例
下一篇:苏州市公安局电子政务现状、问题及发展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