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外雨水利用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雨水利用工程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存在问题及不足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研究目的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4.1 本文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4.2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4.3 本文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2 城市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理论研究 | 第15-29页 |
2.1 雨水排放系统设计技术原理 | 第15-27页 |
2.1.1 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| 第15-16页 |
2.1.2 暴雨强度公式的确定 | 第16页 |
2.1.3 设计重现期 | 第16-19页 |
2.1.4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计算 | 第19页 |
2.1.5 调蓄池容积的确定 | 第19-27页 |
2.2 国内城镇排水管渠现存问题 | 第27-28页 |
2.3 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低影响开发模式体系研究 | 第29-45页 |
3.1 低影响开发模式的技术框架研究 | 第29页 |
3.2 收集、分析场地资料 | 第29-30页 |
3.3 场地水文状况分析 | 第30页 |
3.4 低影响开发场地规划(LID site planning) | 第30-31页 |
3.4.1 保护场地特征 | 第31页 |
3.4.2 控制场地的开发 | 第31页 |
3.5 低影响开发综合管理措施(LID-IMPs) | 第31-36页 |
3.5.1 生物滞留设施 | 第31-33页 |
3.5.2 雨水渗透设施系统 | 第33-35页 |
3.5.3 贮留利用技术 | 第35-36页 |
3.6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实施效果及后期维护管理 | 第36-43页 |
3.6.1 低影响开发技术对径流体积的削减 | 第36-39页 |
3.6.2 低影响开发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| 第39-42页 |
3.6.3 低影响开发技术建设成本及后期维护管理成本 | 第42-43页 |
3.7 小结 | 第43-45页 |
4 低影响开发模式下城市分流制雨水系统设计研究 | 第45-65页 |
4.1 地表漫流汇水时间及 LID 技术径流系数研究 | 第45-47页 |
4.1.1 地表漫流汇水时间 | 第45-46页 |
4.1.2 LID 技术措施径流系数 | 第46页 |
4.1.3 传统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和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方法 | 第46-47页 |
4.2 设有生物滞留设施的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| 第47-53页 |
4.2.1 生物滞留设施设计 | 第47-48页 |
4.2.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和调蓄池容积计算研究 | 第48-53页 |
4.3 设有雨水渗透设施的雨水分流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| 第53-59页 |
4.3.1 雨水渗透设施设计 | 第53页 |
4.3.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和调蓄池容积设计研究 | 第53-59页 |
4.4 设有贮留利用设施的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| 第59-62页 |
4.4.1 贮留利用设施容积的确定 | 第59-60页 |
4.4.2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调蓄池容积设计研究 | 第60-62页 |
4.5 雨水调蓄池对后续雨水管道设计流量的影响研究 | 第62-63页 |
4.6 小结 | 第63-65页 |
5 低影响开发模式下城市分流制雨水系统设计实例研究 | 第65-87页 |
5.1 SWMM 模型概述 | 第65-74页 |
5.1.1 SWMM 模型介绍 | 第65页 |
5.1.2 SWMM 模型的构建 | 第65-74页 |
5.2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74页 |
5.2.1 地理位置 | 第74页 |
5.2.2 气候气象和水文 | 第74页 |
5.3 SWMM 模型的建立 | 第74-82页 |
5.3.1 研究区域汇水区域概化 | 第74-77页 |
5.3.2 设计暴雨过程线的确定 | 第77-79页 |
5.3.3 地表径流、汇流模型的建立 | 第79-81页 |
5.3.4 地表污染物累积、冲刷模型建立 | 第81页 |
5.3.5 管网汇流模型建立 | 第81-82页 |
5.4 低影响开发技术在研究区域的实施效果 | 第82-84页 |
5.4.1 低影响开发技术对研究区域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削减的影响 | 第82-83页 |
5.4.2 低影响开发技术对研究区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5.5 小结 | 第84-87页 |
6 雨水排水系统优化决策 | 第87-93页 |
6.1 雨水排水系统优化决策理论 | 第87页 |
6.2 雨水排水系统优化决策模型建立 | 第87-91页 |
6.2.1 费用函数建立 | 第87-89页 |
6.2.2 约束条件 | 第89-91页 |
6.2.3 求解方法 | 第91页 |
6.3 小结 | 第91-93页 |
7 结论及建议 | 第93-97页 |
7.1 结论 | 第93-95页 |
7.2 建议 | 第95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3页 |
附录 | 第103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3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