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1.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转向系统路感的概述 | 第14-22页 |
1.2.1 路感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1.2.2 路感的评价指标和改善途径 | 第15-21页 |
1.2.3 理想的路感及其实现 | 第21-22页 |
1.3 国内外路感问题的研究概况 | 第22-25页 |
1.3.1 国内关于线控转向系统路感问题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1.3.2 国外关于线控转向系统路感问题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1.3.3 线控转向系统路感研究的分析比较 | 第24-25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| 第25-2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5页 |
1.4.2 关键技术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线控转向系统和基于veDYNA的车辆动力学模型 | 第27-55页 |
2.1 线控转向系统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6页 |
2.1.1 线控转向系统模型概述 | 第27-29页 |
2.1.2 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| 第29-31页 |
2.1.3 线控转向系统转向执行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| 第31-33页 |
2.1.4 线控转向系统的摩擦力矩 | 第33-34页 |
2.1.5 回正力矩的确定 | 第34页 |
2.1.6 转向系统的模型框图和参数匹配 | 第34-36页 |
2.2 veDYNA软件理论介绍 | 第36-38页 |
2.3 veDYNA整车模型的设置简介 | 第38-48页 |
2.3.1 veDYNA车辆模型 | 第38-41页 |
2.3.2 veDYNA中的驾驶员和路面模型 | 第41-43页 |
2.3.3 veDYNA中的仿真设置 | 第43-46页 |
2.3.4 veDYNA中的动画显示 | 第46-47页 |
2.3.5 veDYNA仿真结果的可视化 | 第47-48页 |
2.4 基于veDYNA的线控转向系统整车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3页 |
2.4.1 veDYNA车辆的参数设置 | 第48-51页 |
2.4.2 SBW仿真系统的构建 | 第51-53页 |
2.5 模型验证 | 第53-5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3章 SBW系统路感控制策略的研究 | 第55-73页 |
3.1 概述 | 第55-56页 |
3.2 路感设计目标研究 | 第56-60页 |
3.2.1 不同行驶状态下路感的力特性要求 | 第56-58页 |
3.2.2 高速时的方向盘力输入评价指标 | 第58-60页 |
3.3 基于测量转向电机电流与车速、方向盘转角路感方案的提出 | 第60-62页 |
3.4 转向电机的力矩控制 | 第62-66页 |
3.4.1 PID控制算法及其应用 | 第63-64页 |
3.4.2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4-66页 |
3.5 路感模拟控制算法研究 | 第66-71页 |
3.5.1 主控制及辅助控制算法设计 | 第66-67页 |
3.5.2 阻尼控制算法设计 | 第67-69页 |
3.5.3 限位控制算法设计 | 第69-70页 |
3.5.4 路感模拟电机的目标电流控制 | 第70-7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4章 路感控制策略验证和典型工况的仿真分析 | 第73-81页 |
4.1 概述 | 第73页 |
4.2 路感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 | 第73-77页 |
4.2.1 不同路感控制方案的方向盘力性能仿真 | 第73-76页 |
4.2.2 驾驶员喜好的自由设计路感的仿真 | 第76页 |
4.2.3 转向频率和车速对转向盘力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| 第76-77页 |
4.3 中心区转向试验仿真 | 第77-79页 |
4.4 双纽线试验仿真 | 第79-8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81-82页 |
5.2 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