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6页 |
1.2.1 几何仿真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碰撞检测算法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| 第15-16页 |
1.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3.1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基于嵌套三角形二叉树CLOD模型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 | 第18-28页 |
2.1 数控加工仿真常用几何建模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2 嵌套三角形二叉树模型的构建 | 第19-23页 |
2.2.1 嵌套二叉树模型的构建 | 第19-21页 |
2.2.2 目标路径的二叉树编码设计 | 第21-22页 |
2.2.3 嵌套二叉树索引方式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3 嵌套三角形二叉树CLOD模型的构建 | 第23-24页 |
2.3.1 细节层次模型的改进-CLOD | 第23-24页 |
2.3.2 嵌套三角形二叉树CLOD模型的构建 | 第24页 |
2.4 基于嵌套三角形二叉树CLOD模型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 | 第24-27页 |
2.4.1 数控加工Z-Map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6页 |
2.4.2 基于嵌套三角形二叉树CLOD模型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自由曲面数控铣削加工仿真方法研究 | 第28-47页 |
3.1 建立自由曲面毛坯初始模型 | 第28-31页 |
3.1.1 毛坯分块密度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3.1.2 毛坯初始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1页 |
3.2 刀具扫描体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4页 |
3.2.1 刀具扫描体的几何描述 | 第31页 |
3.2.2 刀具扫描体生成算法的研究 | 第31-34页 |
3.3 加工仿真区域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3.4 基于三角形二叉树CLOD模型的材料去除动态仿真 | 第35-40页 |
3.4.1 几何误差评定函数模型的改进 | 第35-38页 |
3.4.2 基于三角形二叉树CLOD模型的三角片分裂与合并 | 第38-40页 |
3.5 算法流程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0-46页 |
3.5.1 基于三角形二叉树COLD模型的实时铣削算法设计 | 第40-44页 |
3.5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数控加工自由曲面的实时碰撞检测仿真研究 | 第47-60页 |
4.1 碰撞检测的主要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1.1 包围球的碰撞检测 | 第47页 |
4.1.2 AABB包围盒的碰撞检测 | 第47-48页 |
4.1.3 OBB方向包围盒的碰撞检测 | 第48页 |
4.1.4 K-DOP包围盒的碰撞检测 | 第48-49页 |
4.2 基于包围球和OBB包围盒混合包围盒CLOD算法 | 第49-52页 |
4.2.1 基于混合包围盒CLOD算法的设计 | 第49页 |
4.2.2 CLOD层次包围盒的构建 | 第49-50页 |
4.2.3 OBB包围盒构造方式的改进 | 第50-51页 |
4.2.4 混合包围盒CLOD模型的优势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 改进包围盒的碰撞相交测试算法 | 第52-56页 |
4.3.1 包围盒的相交测试算法设计 | 第52-54页 |
4.3.2 基于改进的三角片相交测试设计 | 第54-56页 |
4.4 碰撞干涉检测算法流程和实例检测 | 第56-59页 |
4.4.1 碰撞干涉检测算法流程设计 | 第56-58页 |
4.4.2 基于混合包围盒CLOD算法的实例检测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5章 自由曲面数控铣削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60-69页 |
5.1 系统整体设计与工作流程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1.1 系统整体开发环境设计 | 第60-61页 |
5.1.2 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| 第61-62页 |
5.2 数控仿真系统的界面设计 | 第62-65页 |
5.2.1 仿真系统登陆界面设计 | 第62-64页 |
5.2.2 毛坯界面设计 | 第64-65页 |
5.2.3 刀具界面设计 | 第65页 |
5.3 自由曲面数控铣削仿真系统的实现 | 第65-6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4页 |
发明专利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