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连续性检测仪的课题背景 | 第10-16页 |
1.1.1 路面结构脱空产生的原因 | 第11页 |
1.1.2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脱空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1.1.3 国内外技术现状、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 | 第12-16页 |
1.2 路面结构连续性检测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6页 |
1.3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连续性检测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 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半刚性路面结构强迫振动理论分析 | 第19-31页 |
2.1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基本理论介绍 | 第19-21页 |
2.1.1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| 第19-20页 |
2.1.2 有限元法分析计算的思路 | 第20-21页 |
2.2 半刚性路面基本假设 | 第21-24页 |
2.2.1 路面振动特征及机理分析 | 第22页 |
2.2.2 路面单自由度振动体振动特性 | 第22页 |
2.2.3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强迫振动微分方程假设 | 第22-24页 |
2.3 声固耦合算法的基本理论 | 第24-30页 |
2.3.1 路面声场的特征及机理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3.2 理想流媒体介质中的声波方程 | 第25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 ABAQUS 的半刚性路面振动有限元仿真分析 | 第31-47页 |
3.1 ABAQUS 软件介绍 | 第31-34页 |
3.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模型的建立与预处理 | 第34-36页 |
3.2.1 路面结构的离散化 | 第34-35页 |
3.2.2 路面板模型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| 第35-36页 |
3.3 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结果 | 第36-39页 |
3.3.1 Winkler 地基模型 | 第36-37页 |
3.3.2 水泥路面结构的物理参数 | 第37页 |
3.3.3 建立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3.4 载荷和边界条件 | 第38-39页 |
3.4 路面结构振动和声场分析结果 | 第39-43页 |
3.5 结构不连续尺寸与声效特征值的关系 | 第43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路面结构连续性检测仪系统硬件设计 | 第47-55页 |
4.1 检测仪功能分析 | 第47页 |
4.2 检测仪总体结构设计 | 第47-48页 |
4.3 数据采集器最小系统设计 | 第48-51页 |
4.3.1 控制器选型 | 第49-50页 |
4.3.2 通信接口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4 音频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 | 第51-53页 |
4.4.1 拾音器选型 | 第51-52页 |
4.4.2 前置放大器 | 第52页 |
4.4.3 带通滤波器 | 第52-53页 |
4.5 距离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5.1 测距传感器 | 第53页 |
4.5.2 A/D 信号调理电路 | 第53-5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路面结构连续性检测仪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5-64页 |
5.1 程序设计说明 | 第55页 |
5.2 软件开发环境 | 第55页 |
5.3 数据采集器软件设计 | 第55-57页 |
5.3.1 数据采集器主程序 | 第55-56页 |
5.3.2 音频和距离信号处理子程序 | 第56-57页 |
5.4 上位机软件设计 | 第57-63页 |
5.4.1 路面脱空区域病害评价标准 | 第58-59页 |
5.4.2 基准值确定 | 第59页 |
5.4.3 上位机与下位机软件通信协议 | 第59-60页 |
5.4.4 上位机软件界面设计 | 第60页 |
5.4.5 上位机软件脱空位置评价过程 | 第60-6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总结 | 第64页 |
6.2 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