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

基于点、线、面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概况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概况总结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二章 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8-31页
    2.1 交通运行状态的定义和分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交通运行状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交通运行状态分类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类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评价指标体系的需求性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基于点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31-53页
    3.1 干线公路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交叉口类饱和度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交叉口排队长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交叉口延误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动态综合评价第35-38页
    3.2 干线公路互通式立交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匝道路段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匝道分、合流区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交织区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互通式立交综合评价算例第46-49页
    3.3 干线公路收费站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 基于线、面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53-70页
    4.1 基于线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53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干线公路基本路段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干线公路“串珠式”路段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干线公路“串珠式”路段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算例第57-62页
    4.2 基于面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分析第62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交通拥挤指数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面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面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的计算步骤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基于面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算例第66-69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改善措施分析第70-79页
    5.1 基于点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改善措施分析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改善措施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互通式立交交通运行状态改善措施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收费站交通运行状态改善措施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5.2 基于线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改善措施分析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信号协调控制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车速控制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主线控制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车型控制第76-77页
    5.3 基于面层次的干线公路交通运行状态改善措施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交通诱导第77-7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结论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华监狱警务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
下一篇: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--以勐腊县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