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3.1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伦理学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 | 第19-29页 |
2.1 民营企业概述 | 第19-22页 |
2.1.1 民营企业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2.1.2 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 | 第20-22页 |
2.2 企业伦理概述 | 第22-26页 |
2.2.1 企业伦理的定义 | 第22页 |
2.2.2 企业伦理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2-26页 |
2.3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| 第26-29页 |
2.3.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| 第26-27页 |
2.3.2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的伦理问题 | 第29-41页 |
3.1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| 第29-34页 |
3.1.1 民营企业法律责任现状 | 第29-30页 |
3.1.2 民营企业经济与管理责任现状 | 第30-31页 |
3.1.3 民营企业资源环境责任现状 | 第31-32页 |
3.1.4 民营企业慈善责任现状 | 第32-34页 |
3.2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伦理问题 | 第34-41页 |
3.2.1 民营企业法律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| 第34-35页 |
3.2.2 民营企业经济与管理责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| 第35-36页 |
3.2.3 民营企业资源环境责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2.4 民营企业履行慈善责任存在的伦理问 | 第37-41页 |
第四章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伦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| 第41-51页 |
4.1 民营企业法律责任伦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| 第41-43页 |
4.1.1 相关法律条款各自为政缺乏联系 | 第41页 |
4.1.2 司法实践的现实困境 | 第41-42页 |
4.1.3 对企业的外部监管不力 | 第42-43页 |
4.2 民营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伦理问题成因 | 第43-46页 |
4.2.1 安全制度欠缺 | 第43页 |
4.2.2 民营企业认亲为贤影响会计决策 | 第43-44页 |
4.2.3 企业管理层缺乏行为准则 | 第44页 |
4.2.4 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出发点不同 | 第44-45页 |
4.2.5 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保障双方利益 | 第45-46页 |
4.3 民营企业环境资源责任中的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46-47页 |
4.3.1 能耗高影响企业竞争力 | 第46页 |
4.3.2 公众消费理念影响企业市场份额 | 第46-47页 |
4.3.3 企业发展需要多方支持 | 第47页 |
4.4 民营企业慈善责任伦理问题的成因 | 第47-51页 |
4.4.1 文化环境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4.2 法律规范不严 | 第48页 |
4.4.3 慈善机构力量薄弱 | 第48-49页 |
4.4.4 企业缺乏计划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提高企业伦理水平践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| 第51-65页 |
5.1 建设具有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 | 第51-54页 |
5.1.1 推行集体主义价值观 | 第51-52页 |
5.1.2 坚持诚实守信原则 | 第52-53页 |
5.1.3 制定伦理准则并奖惩相应的行为 | 第53-54页 |
5.2 促进民营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措施 | 第54-56页 |
5.2.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,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| 第54-55页 |
5.2.2 规范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 | 第55页 |
5.2.3 强化司法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| 第55-56页 |
5.3 践行义利统一、公平效率的内外经营哲学 | 第56-59页 |
5.3.1 多层面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| 第56-57页 |
5.3.2 遵守会计法规强化会计责任 | 第57页 |
5.3.3 企业管理层应立足服务社会 | 第57页 |
5.3.4 企业伦理是塑造员工良好素质的关键 | 第57-58页 |
5.3.5 股东参与保障权利 | 第58-59页 |
5.4 民营企业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政策建议 | 第59-62页 |
5.4.1 民营企业要做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主力军 | 第59-61页 |
5.4.2 政府要主导推进民营企业履行资源环境责任 | 第61-62页 |
5.5 强化民营企业慈善责任的建议 | 第62-65页 |
5.5.1 牢固树立慈善理念 | 第62页 |
5.5.2 大力弘扬慈善文化 | 第62-63页 |
5.5.3 完善法制建设营造慈善环境 | 第63页 |
5.5.4 帮扶慈善组织规范其行为 | 第63-64页 |
5.5.5 健全激励体制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