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

具有抗菌功能的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-29页
    1.1 纳米高分子材料发展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纳米粒子的物理效应和制备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纳米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第12页
    1.2 抗菌剂抗菌材料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纳米抗菌剂的分类和抗菌机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纳米抗菌材料的兴起第13-14页
    1.3 醋酸洗必泰-蒙脱土纳米抗菌剂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蒙脱土为载体的纳米抗菌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醋酸洗必泰-蒙脱土纳米抗菌剂性能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醋酸洗必泰-蒙脱土纳米抗菌剂前景第16页
    1.4 聚合物/醋酸洗必泰-蒙脱土纳米抗菌高分子材料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聚合物/醋酸洗必泰-蒙脱土纳米抗菌高分子材料制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聚合物/醋酸洗必泰-蒙脱土纳米抗菌高分子材料抗菌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1.5 聚氨酯/蒙脱土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聚氨酯应用和改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聚氨酯抗菌材料研究的必要性第19-21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目的、意义和设计方案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本论文目的、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论文设计方案及研究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4-29页
第二章 醋酸洗必泰-蒙脱土抗菌剂的制备和表征第29-4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9-30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原材料及仪器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抗菌剂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2.3 纳米抗菌剂的表征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射线衍射(XRD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红外表征(FTIR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热分析(TG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粒径测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抑菌环测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体外缓释实验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6.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6.2 体外释放试验第32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XRD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FTIR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TG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粒径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抑菌环实验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体外缓释实验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0-41页
第三章 PU/CA-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第41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剂及仪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U/CA-MMT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第41-42页
    3.3 测试及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表征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复合材料的热失重(TG)测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原子力显微镜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静态接触角测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介电测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第43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4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XRD测试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复合材料的热失重(TG)测试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静态接触角测试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介电测试结果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1 复合材料加工条件测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2 复合材料流变性能测试第52-5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5-56页
第四章 聚氨酯(PU)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第56-7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7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菌株的培养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 液体培养基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2 培养基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3 细菌的活化、转接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4 培养基和样品的消毒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纳米抗菌材料细菌粘附第58页
    4.4 贴膜法检测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细菌悬液的制备和涂布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菌落计数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贴膜抗菌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抗菌率计算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MTT法细胞毒性实验评价第61页
    4.5 结果与讨论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SEM观察抗粘附效果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贴膜抗菌实验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第66-6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9-70页
第五章 复合材料的热氧动力学第70-7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0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热氧分解动力学热失重测试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热氧分解动力学反应活化能研究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热氧分解动力学反应级数研究第70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热氧分解动力学热失重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热氧分解动力学反应活化能计算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热氧分解动力学反应级数计算第74-7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6-7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8-79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9-81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和成果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
下一篇:商业银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