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

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和合型师生关系定义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现状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外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现状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对以往研究的述评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及创新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重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难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创新点第16-17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文献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调查研究法第17-19页
第二章 构建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分析第19-29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和合的界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师生关系的界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高校师生关系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和合型师生关系的界定第20页
    2.2 和合型师生关系的特征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师生间情感交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师生间民主平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师生双方完美发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教与学和谐第22-23页
    2.3 理论基础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和合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人际关系理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合作学习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交往理论第28-29页
第三章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原因第29-43页
    3.1 高校师生关系基本概况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提倡民主平等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追求互动合作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凸显教学相长第32-33页
    3.2 高校师生关系不和合的表现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师生关系不够亲密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师生关系存在功利化倾向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师生关系不够平等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师生彼此期待不协调第37-38页
    3.3 高校师生关系不和合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传统师生关系理念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师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第41-43页
第四章 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第43-49页
    4.1 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第43-44页
    4.2 高校和合型师生关系构建的措施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树立“和合”师生关系理念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控制招生规模、建立小班制和导师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搭建师生学习交流新平台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培养师生互动交流能力第48-49页
第五章 结束语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附件1第55-57页
附件2第57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作者简历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FSC方程式赛车进气系统的设计和优化
下一篇:纯电动汽车用复合电源的建模与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