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四省树生斑痣盘菌科分类与该科基于ITS和28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学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1 中国南方地区概述 | 第9页 |
2 斑痣盘菌科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9-11页 |
3 菌物分类学研究 | 第11-13页 |
3.1 形态分类学研究 | 第11页 |
3.2 分子系统学研究 | 第11-13页 |
4 菌物分子系统学的分析 | 第13-15页 |
Ⅰ 引言 | 第15-16页 |
Ⅱ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5页 |
1 南方四省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16页 |
1.2 实验步骤 | 第16-17页 |
1.3 分析与鉴定 | 第17页 |
2 斑痣盘菌科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| 第17-25页 |
2.1 供试菌株 | 第17-21页 |
2.2 试剂与仪器 | 第21页 |
2.3 常用试剂与配制 | 第21-22页 |
2.4 菌丝培养与收集 | 第22页 |
2.5 DNA的提取 | 第22-23页 |
2.6 DNA样品的检测 | 第23页 |
2.7 ITS-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8 28S rDNA-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9 扩增数据处理 | 第25页 |
Ш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51页 |
1 南方四省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 | 第25-43页 |
1.1 南方四省斑痣盘菌科分种检索表 | 第25-26页 |
1.2 种的描述 | 第26-43页 |
2 斑痣盘菌科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| 第43-51页 |
2.1 各供试菌株ITS序列的长度和碱基含量 | 第43-45页 |
2.2 系统发育分析 | 第45-51页 |
Ⅳ 结论 | 第51-53页 |
Ⅴ 讨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页 |